当然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英国人殖民的主要战力同样是贵族子弟。区别在于英国的资本力量更强,而奥地利的资本家们却处于从属地位。
两者之间各有优劣,不可一概而论,这是各自的国情决定的,不是个人力量能够改变的。
奥地利模式在维护皇权上有优势,获得了新血补充,贵族阶级力量加强了,皇帝的地位自然更加巩固。
在对外开扩的时候,爆发的战斗力也更强,给自己打仗自然比替别人卖命更卖力。
这一点现在就可以证明,英国人要征调民间武装上战场,事先必须要谈好条件,如果利益不够消极怠工是少不了的。
而奥地利贵族却在主动求战,这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英国人殖民收益,有很大一部分落入了资本家的口袋里,而奥地利则被贵族拿走了大头。
不是说奥地利殖民中资本家们没有参加,主要是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完成了向贵族的转变。
阶级发生了变化,立场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人都是趋于利害的,天然会选择最自己最有利的一面。
现在战争爆发了,菲克尼子爵面上虽然不显,内心深处实际上已经乐开了花。
就算是战争暂时失败也无妨,正好借机打击当地的既得利益者,免得让这些爆发户做大。
反正奥地利是一定会赢得胜利的,这是实力带来的自信。
菲克尼子爵才不着急,他已经和前来捞战功的贵族们商议好了,在没有拿到当地的大权之前,大家是不会出手的。
奥兰治自由邦资本家马科斯林焦急的说:“子爵阁下,英国人的这支军队对贵国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来说,这就是灭顶之灾。
如果贵国不干涉,光靠我们的力量,根本就不是英国人的对手。这场战争,我们没有办法打下去。”
看似惊慌失措,实则是在表示不满。
不过这话到了菲克尼子爵耳中就变味了,他在心里已经给马科斯林打上不可用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