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页

舆论可以不理,但是欧洲各国政府的反应,却由不得亚历山大二世不担心。

截止到1873年4月份,已经有多名政客公开表示:要对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以保护本国农业。

所有的农产品进口关税一起加,看似公平的背后,实际上还有浓浓的恶意。

目前欧洲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中,普鲁士王国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小,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小。

波兰王国排名倒数第二,现在已经陷入了内部斗争中,局势再怎么恶化,也坏不到哪里去。

尽管在出口总额上,俄罗斯帝国排名第二,但是在这个量上,他们还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奥地利出口总额最大,除了本土粮食加工外,还进口了俄罗斯、波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大部分是靠产品附加值撑起来的。

农业危机爆发后,沙皇政府也准备自己动手加工,不给奥地利人留下赚差价的机会。

可惜国内的工业实力太薄弱,导致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丧失了竞争力。

受农业危机冲击,奥地利农产品加工企业削减了产能,俄国出口到奥地利的农产品总量也有所下降,不过仍然占据了对外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从利益的角度上来说,双方也算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不亚历山大二世刚刚就收到了奥地利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的电报,希望他们削减粮食出口总量。

大量的廉价原粮出口到了国际市场上,直接流入了欧洲各国,这对奥地利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也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

市场竞争变得越发激烈,这些加工企业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赔本赚吆喝,那是不可能的。

资本家们都非常的精明,看似平淡无奇的电报,实际上也是一封最后通牒。

资本是逐利的,如果农产品加工没有了利润,资本家们是不会介意立即抛弃的。

从1872年开始,精明的资本家就在进行转型。现在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期,可以投资的项目还是很多的,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如果俄国人肯降低粮食出口总量,大家的利润有了保障,生意还可以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