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想归想,真要去做那还是算了。没有了这个最大的买家,他们的日子还会更加难过。
财政大臣克里斯坦瓦尔:“陛下,除非各国一起削减粮食出口量,联手拉升粮食价格,不然我们绝不能削减出口量。
目前国内还有大量的农产品滞销,尤其是新开发的西伯利亚地区,当地粮食根本就无人问津,政府的税收都是粮食。
财政部正在组织人手运输,如果不能销售出去,这些税收就全完蛋了。
粮食滞销问题,要是实在没有办法解决,拿就用这些粮食偿还外债好了。不管他们接不接受,我们只用粮食支付。”
在克里斯坦瓦尔看来,前面赖账大家都能够忍受。现在沙皇政府肯承认之前的债务,这已经非常给面子了,还想要挑三拣四不成?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连连摇头:“不行,我们好不容易才和各国达成了协议,要是这么干,马上又会陷入外交困境。
按照事先的约定,各国已经同意我们分批次用农产品抵债,没有必要搞这么极端。”
粮食抵债是俄国外交部的最大政绩,共计分十五年偿还所有债务。要是一下子全部用粮食偿还掉债务,他们倒是解决了农业危机,但债主受不了啊!
卖不出去的粮食,那是一文不值。克里斯·巴沙姆可不希望外交部的成果毁于一旦,那对俄罗斯帝国也是一场灾难。
削减产能的话,大家都默契的没有提出来。奥地利去年发起的减产号召,已经变成了一个笑话。
除了奥地利自己削减了粮食种植面积,俄普波三国都只是喊了喊口号,出台了几部法律。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大家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法律不可能规定哪一块地种粮,哪一块地不能种粮。
任何法令想要实施,都不是一跃而就。即便是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休耕法,到了具体实施的时候,下面的官员也不知道哪一块土地休耕过,哪一块土地没有休耕过。
事先没有进行统计,又何谈执行呢?在现实面前,各地官员默契的选择从现在开始统计。
今年要是种植了粮食,那么明年这一块土地就该休耕了。大家都统计的明明白白,谁都没有话说。
结果今年各国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反增,政府同样是无能为力。想要等调控发挥作用,可能需要数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