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要是卖不出去,那就只能烂地里了。一年绝收能够咬牙支撑,要是连续几年都是如此,这个恐怖后果,想想弗朗茨就不寒而栗。
霍尔斯不反对建立农业合作社,已经有过很多成功的案例,确实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只要延续复制成功经验就可以了。
略加思索过后,农业大臣霍尔斯回答道:“是,陛下。”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认准就对了
1873年11月14日,非洲西南铁路竣工。这条西起几内亚,南临比勒陀利亚的大动脉建成,奥地利在南非的统治彻底巩固了。
从勘探到竣工,这条战略铁路前前后后耗费了十余年功夫,是奥地利至今为止花费时间最长、施工难度最大、投资最高的铁路。
当然完工的只是主干道,沿途的支脉线路再修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够修完。主要是原因不是施工难度大,也不是劳动力不足,而是殖民地政府没钱。
非洲大陆发展相对滞后,政府税收有限,无力支撑铁路大建。修建主干道是战略需要,由中央财政拨的款。
这条长度高达7476公里的铁路,总耗资高达74286万神盾。平均下来每公里的建设成本居然将近1万神盾,这个造价远远超过了本土。
这还是建立在有免费劳工使用的前提下。为了修建这条铁路,殖民政府先后征招了上百万劳工,常年维持着二十多万人的庞大施工队。
主干道建设完成,后面的支线铁路就只能慢慢来了。经济价值、战略价值高的铁路优先建设,价值低的铁路先当规划图放着好了。
这条非洲西南铁路,创造了很多项记录,比如说:投资最大、使用劳动力最多、距离最长、新技术开发运用最多……
如果把劳动力折算成钱的话,还可以增加一条:成本最高的长距离铁路。
或许在21世纪修建这样一条铁路很容易,但在这个年代,那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纪录,是奥地利综合国力的一种体现。
尽管非洲西南铁路意义重大,弗朗茨还是没有前往参加通车仪式,晕船没有办法,万一运气不好死在半路上,喜事变丧事那就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