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决定了一旦法国人打莱茵兰地区的主意,奥地利必须要站在德意志联邦的立场上,维也纳政府根本就不敢做出让步。
反之,奥地利想要兼并德意志联邦帝国,法国人也不可能答应。让奥地利的势力延伸到莱茵河以西,法国的战略安全如何保障?
除非一方倒下了,另一方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这种背景下,英国人就可以在法奥两国之间玩儿平衡了。
法奥两国会不会出现实力失衡的问题,那是未来的事情了。伦敦政府的外交政策,从来都是着眼于现在,而不是追逐那虚无缥缈的未来。
谁也不能够保证几十年、上百年过后会发生什么。今天是盟友,明天或许就是敌人,后天没准又变成了盟友,外交上的未雨绸缪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格尔斯顿首相:“这个问题还不急,先把消息透漏给德意志联邦,想要获得莱茵兰地区,他们也必须要付出代价。
拿到了莱茵兰地区过后,德意志联邦的实力就大大增强了,在欧洲大陆也是仅次于西班牙的强国。
我们要劳神费力,替他们说服普鲁士人,还要摆平法国人,他们总不能什么代价都不付出吧!”
短时间内,格尔斯顿首相就做出了判断。普鲁士人放弃莱茵兰地区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摆脱法国人的威胁。
至于带来的损失,完全可以让德意志联邦帝国弥补。德意志联邦帝国几乎都是德意志最富裕的地区,财政比柏林政府强多了,卖一个好价钱问题不大。
有了这笔钱,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下一次普俄战争中,普鲁士王国也不再没有胜算。
作为掮客,不列颠还可以从中捞上一笔政治利益,扩大在德意志联邦的影响力。
……
伦敦政府内部发生的事情,外界自然是一无所知,大家都被战争吸引了目光。
近东战争和普波战争同时爆发,大家都在等普奥两国的反应。很多人在猜测,欧洲大陆会不会引发全面大战。
普鲁士、波兰、奥斯曼帝国可以看做是盟友,在对抗俄国人的问题上,他们就差一纸条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