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页

先把官僚们的家属送走,断了他们的退路,就是安德里亚想出来的妙计。

事实证明果然有效,听了这个结果,沉默的众人再也坐不住了。

“逃跑”,不要开玩笑了。马上就要军事戒严,拖家带口的能够跑到那里去?信不信刚刚出门,就会被当成典型给杀鸡儆猴了。

一名反应迅速的中年男子当即表态道:“市长阁下,民众们不理解政府放弃莱茵兰地区的苦心,也是情有可原。

作为政府公职人员,我们应该起到带头作用。我提议大家先回去动员自己的亲属离开,有人带头了,后面的工作应该会好做一些。”

变脸速度快,这是官僚的基本功。要是这点儿能力都没有,怎么能够爬上来呢?

权衡利弊是大家的本能,既然已经注定要绑在普鲁士王国的战车上,那么还是想办法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好。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记录

莱茵兰地区正在搞大迁徙的时候,伦敦会议也到了关键时刻。在比利时和德意志联邦之间,英国人还是选择了德意志联邦,比利时则选择向法国靠拢。

从战略上来说,比利时亲法是必然的结果。欧洲大陆能够抗衡法兰西的只有奥地利,英国人影响力虽大,可是到了陆地上话语权就大大降低了。

比利时距离奥地利太远,距离法兰西太近,即便是知道法国人有吞并他们的野心,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比利时政府也不得不和法国人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

小国自有小国的生存之道,比利时政府在亲法的同时,也和英奥两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就是为了利用英奥两国的力量遏制法国人的野心。

战略上再正确也没有用,法国人支持了比利时。那么为了遏制法国人,奥地利就只能支持德意志联邦。

三大国分成两个阵营,在二比一的情况下,莱茵兰地区自然是落入了德意志联邦帝国手中。

英奥两国为德意志联邦以什么方式统治莱茵兰地区,也是操碎了心。为了遏制法国人扩张,最后两国不得不进行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