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击溃敌军拦截,强行冲出包围圈,想想就行了。打赢或许不难,问题是打赢过后,补给船还剩下多少?
自身有没有受伤,敌人的主力舰队有没有追来?要进行主力决战,一半皇家海军肯定是打不赢的。
没有足够的把握,英国人肯定不会赌人品,奥斯曼帝国还不值得他们冒险。成功了不一定能够达到目的,失败了就赔大发了。
现在已经进入铁甲舰时代,不是风帆战舰那么容易补充。皇家海军只要一次大败,海上霸主之位就会被动摇,英国人输不起。
世界老大就是这么拉仇恨,一旦露出破绽,就算群狼食虎的格局。
第一百五十章 道德绑架
经过了大家几百年的努力,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民间形象等同于恶魔,仇恨值遥遥领先后来者,霸占榜首数百年不动摇。
近东战争爆发后,维也纳政府又替他们宣传了一波祖上的丰功伟绩,直接导致了奥斯曼帝国在民间声望更好了。隔三岔五还有民众去奥斯曼使馆门口搞搞活动。
没有摸黑,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本身就够黑了。随便找点儿资料出来,都可以吸引一大波仇恨值。
有民间舆论支持,伦敦会议上胡梅尔公使可是理直气壮。各国政府谴责俄国人入侵波兰,却没有谁谴责奥地利入侵奥斯曼帝国。
这就是宣传的重要性。这个年代的欧洲大陆,黑奥斯曼帝国本身就是政治正确,只要稍加引导就够了。
原时空的俄土战争,沙皇政府照样被人喷得狗血淋头。除了沙皇政府没有搞好宣传工作外,还有就是他们自身的形象,也比奥斯曼帝国好不了多少。
当然,收复耶路撒冷也是政治加分项。近东战争爆发过后,奥地利军队立即发起了圣地收复战,就堵住了很多人的嘴。
弗朗茨本来就有耶路撒冷国王的头衔,这是受到欧洲社会承认的。现在要拿回自家的领土完全是合法的,不需要承担任何道德压力,连入侵都算不上。
不过决定政治走向的还是利益,奥地利有足够的战争理由,揍奥斯曼帝国一顿那没问题。
可是要灭掉奥斯曼帝国那就不一样了,欧洲社会可是非常忌惮灭国的。尤其是对众多欧洲小国来说,这种灭国行为让他们没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