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政策。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工农业都不适合发展。
从大局上出发,这些地区我们必须要进行取舍,重点发展更加容易发展的地区。
城乡差距扩大化,这是世界性问题。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农业剪刀差还会更加严重。
短期内最有效的办法是推动土地兼并,采取大农场生产模式,取代现在很多地区的小农经济。
然而,这又是最不可取的办法。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问题,远比城乡差距拉大更加严重。
其实,这两个问题都不是关键,最重要的还是贫富差距扩大,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只要解决了底层民众的收入问题,无论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还是城乡差距加大,都是可以接受的。”
这是一个伪命题,不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距,又如何调解贫富差距呢?
三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收入不同于其它,这是靠市场调节的,政府不可能强行控制。
弗朗茨已经不是经济小白了,不会天真的以为政府制定一个较高的最低工资收入,大家的收入就上去了。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每个行业能够承受的人工成本都不一样,某些传统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就是廉价的劳动力。
后世那么多国家玩儿去工业化,除了“环保”这个名义上的借口外,更多的还是发达国家人工成本太高。
或者说公会变成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为了追逐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资本家不得不转移工厂。
奥地利可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很多资本家们还停留在躺着赚钱阶段,绝大部分行业利润都不错。
底层民众收入上不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谓的人工成本影响市场竞争力,实际上非常的扯淡。
现在的人工价格,人工成本实际上占比非常低。除了劳动力密集产业,很多行业人工成本不到产品价格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