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页

除非埃军突然爆发,在战略物资耗尽前击败英军。要不然战争的结局就已经注定,无非是英国人损失大小的问题。”

埃塞俄比亚军队突然爆发,弗朗茨是不指望了。这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眼下英军的总兵力已经突破十万,即便是印度殖民军占据了大半,可是正规军还是有三个步兵师。

在战场上,埃军也是被英国人压着打。如果不是利用地头蛇的优势,估计他们早就战败了。

要是突然爆发,跑出去和英军决战,估计英国人会笑死。

在丛林中,他们奈何不了埃塞俄比亚军队。正面野战,双方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埃军和印度殖民军的战斗力实际上也相差无几,无非埃军战斗欲望要强些。

费利克斯首相:“不要抱有这种幻想,在英军主力抵达前,如果埃军肯拼命,还有一线获胜的机会。

从英军援兵抵达开始,双方的局势就发生了逆转。如果不是占据了地理优势,埃塞俄比亚早完蛋了。

现在他们的唯一机会,就是把战争拖下去。拖到英国人损失超过了极限,伦敦政府不敢继续投入为止。”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难!现在的情况不同于阿富汗战争,埃塞俄比亚战争不仅关系到了伦敦政府的脸面,还影响到了他们的地位。

英法奥三大国体系,外界还是公认英国人是世界第一强国。可世界第一也需要实力做支撑,现在英国人在埃塞尔比亚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实力,明显是名不副实。

世界第一强国,可不光是一个虚名,还涉及到了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背后更是牵扯到了利益分配。

伦敦政府做出任何让步,带来的政治伤害,都是无可估量的。

相比之下,还是继续战争更加合算。只要伦敦政府舍得砸钱,赢得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政治上的问题,很多时候比军事上更加严重。

战争虽然耗钱,可花得都是国家的钱,又不需要内阁官员自己掏腰包;可停止战争,造成的政治伤害,却需要他们自己承受。

弗朗茨:“如果有我们的支持,埃塞俄比亚有没有获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