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页

法国人一支偏师就可以击败他们,到时候奥地利还是免不了出兵救援。

拉拢比利时的最大价值,不是指望比利时能够爆发多强的战斗力,发挥多大的作用。

主要是奥军在战场上占据上风过后,可以从比利时借道长驱直入,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没怎么犹豫,弗朗茨就做出了决定:“答应他们的要求,不过要加上一条借道的要求。

如果我们和法国人爆发战争,需要借道的时候,作为盟友他们必须要放行,并且帮忙维护好后勤。

作为回报,战争胜利后战利品也有他们的一份,法比两国存在争议的领土,可以全部归他们所有。”

空头支票谁不会开,反正许诺出去的是法国领土,比利时要是有胃口就送他们好了。

不光是比利时,但凡是有盟友加入,弗朗茨都不介意他们在法兰西获得一块土地。

对待敌人嘛,自然是要狠狠的削弱。原时空的普法战争,没有能够完美收官,就是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削弱法兰西。

无论是赔款,还是割地,都只能让人感觉肉疼,根本就致不了命。

要是普鲁士王国当时外交再灵活一点儿,忽悠住了西班牙、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国,拉着大家一起上去分赃,或许结局就大不相同了。

当所有的邻居都拿了好处后,大家处于了同一战线上。作为胜利者,没有人希望看到自己的敌人复兴。

到时候,就是大家一起联合打压法兰西。巴黎政府就算是再厉害,也顶不住那么多敌人一起照顾。

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渡陈仓

纷纷扰扰的国际局势,没有影响到中亚战争的爆发。随着军备竞赛的结束,英国人也放开了手脚。

1888年3月26日,随着李顿总督的一声令下,两个印度殖民师向阿富汗地区发起了进攻,掀开了中亚大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