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页

这是事实,越是深入阿富汗境内越危险,这已经是英军的共识。大部分袭击都是发生在内陆地区,尤其是山林地带最危险。

经过长时间的袭击与反袭击斗争,英军也总结了一套对付游击队的方案。

比如说:发生意外袭击,就报复在周边的原住民身上,逼迫他们站在游击队的对立面。

为了立威,屠村灭镇的事情,英军可没有少干。在激发当地人仇恨的同时,也带去了恐惧。

人性是最复杂的,不是所有阿富汗人都能够视死如归,同样也有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游击队投靠英军的二五仔。

越是人烟密集地区,越不利于游击队的潜伏。袭击过后也不方便跑路,所以大部分袭击都转移到了城外。

“闭嘴,韦尔!你的经验都是狗屎,战场上想要活得长,最重要的就是谨慎……”

中年军官的话还没有说完,一颗子弹飞啸而来,命中了他的右臂。

紧接着乱七八糟的枪声响起,所有人都知道游击队来了。慌乱之中押运物资的民夫已经乱作一团,部分马车已经奔驰了出去。

护卫的官兵急忙拿枪反击,受伤的中年军官强忍着疼痛,继续指挥战斗。

似乎是意识到了运输队不好惹,约么一刻钟功夫过后,游击队放弃了继续强攻的准备,留下了几俱尸体就扬长而去。

类似的袭击,几乎每天都在阿富汗地区上演。游击队如同例行公事一般,时常出去打伏击。

也不管双方的实力差距,遇到了英军就袭击。袭击过后立即撤退,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见游击队退去,受伤的中年军官松了一口气,急忙对手下人喊道:“别追了,快清点伤亡,继续上路。”

他们的任务是运送物资,而不是追击游击队。剿灭了游击队只是意外军功,可要是因为剿灭游击队丢了物资,那可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这方面的反面教材可不少,有人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前脚刚出去追究,后脚就被游击队端了运输车队;更有人追究游击队进山,直接被人家反推了回来,下场那个惨……

运输车队人数不多,除了八百多民夫,就只有一个营的护卫队,清点的伤亡的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