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战功最大化,这其中的具体内情,奥金涅茨上将自然是不可能上报的。
落入沙皇政府眼中,全都是俄军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一路克服困难,用鲜血谱写出了一首胜利的凯歌。
凡事都有两面性,一连串的胜利,在刺激到了沙皇政府野心的同时,也消耗掉了他们的耐心。
这不就有人忍不住了,想要在圣诞节前占领阿富汗地区,为年度盛典增加光彩。
听到了奥金涅茨上将的咒骂,传递电报的中年军官,急忙提醒道:“司令官阁下,这是陆军部的命令。上面还附属了内阁的意见,相当于是国内的共识。”
无妄之灾,这就是。奥金涅茨上将敢痛骂国内的官僚,那是他自身的地位上升到了和国内大佬们的同一档次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赢得这场战争后,奥金涅茨上将就会晋升元帅。
并且还不是那种样子货,而继伊万诺夫元帅之后,俄军中的又一大佬。
没有哪个皇帝喜欢手下铁板一块,奥金涅茨上将骂得越狠,亚历山大三世就会越高兴。
奥金涅茨上将可以骂,不等于谁都可以听。万一后面发生了变故,引发了高层冲突,或许骂得人没事,他们这些听的家伙很可能就要被殃及池鱼了。
某种意义上,这实质上也是在站队。没有开口阻止,那就意味着认可奥金涅茨上将的观点。
有后台的无所谓,没有后台的,没准什么时候就沦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哼!”
冷喝一声过后,奥金涅茨上将果断的掐断了继续咒骂下去的念头。没有办法,牵扯的人太多了,实在是得罪不起。
不知道的时候随便怎么骂,都没有关系,知道了就必须要讲究涵养,这就是政治。
“给陆军部回电,我们会尽快发起最后攻势,但是后勤物资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