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页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不列颠刚刚和俄国人k了一场,在阿富汗战场上损失了二十余万本土部队,根本就没有能力继续和奥地利来一场友谊赛。

自己不想拼命,那就只能让盟友上了。法兰西也是一个大国,要是竭尽了全力,也够奥地利喝一壶的了。

一旦奥地利的实力受到重创,那就是俄奥两国分道扬镳的时候。毕竟欧陆霸主只能有一个,争不赢的时候是没办法,才被迫放弃的;一旦出现了新的机会,谁也不会放手。

殖民大臣普里姆罗斯附和道:“爵士的提议不错,我非常的赞同。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要增兵好望角,不给奥地利人有机可乘。

最好将从阿富汗战场撤下来的部队,派到好望角地区驻防,打消奥地利人的野心。”

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码标价的政治诱降

在国际社会风云激荡的时候,法奥围绕埃及的争夺也进入到了尾声。事实再一次证明,现代化战争,已经不光是靠人数就能够获得胜利的。

望着办公桌上不断增加的求援电报,雅各布总督已经开始绝望。援兵是不可能有了,从港口沦陷开始,埃及地区的法军就只能依靠自己。

原本雅各布总督还计划着凭借手中的兵力和奥军纠缠个一年半载,为欧陆决战争取时间。现在却是连一个月都不到,就已经大势已去。

没有办法,从奥地利的装甲部队上线开始,雅各布总督的所有战略计划都被打破了。

面对这个陌生的敌人,雅各布整个人都懵逼了。法军在埃及地区苦心经营的要塞工事,在钢铁洪流面前完全不堪一击。

本来只是为了阻挡敌人步兵进攻的,现在却面对的敌人却是天上的飞机、飞艇、地上的装甲坦克,步兵反而是配合这些铁疙瘩的辅助。

没得说,血肉之躯对抗不了钢铁洪流,但凡是野战遭遇,都是以法军悲剧收场。原本的八十余万大军,现在已经被冲击的七零八落。

就算是收拢了溃兵,雅各布总督都不敢下令部队集结,因为集结起来只会让法军败得更快。

为了尽可能的拖延时间,雅各布总督被迫下令部队就近寻找城市、险要地形驻扎,避免和敌人的钢铁洪流进行正面交战。

躲过了钢铁洪流,不等于事情就完了。进入城市的法军还好,殖民政府提前囤积了物资,一时半会儿饿不着;分散在外面的法军就悲剧了,险要的地形却是限制了敌人的装甲部队,可是他们要吃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