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页

如果易位而处,你是尼古拉二世,现在你会干什么?”

沉默了一会儿功夫后,腓特烈狠狠的回答道:“以此为借口,调集军队进入莫斯科地区,挑选不安分的家伙杀鸡儆猴,震慑人心树立威望。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就以此为切入口,为改革撕开一丝门缝,继续推进亚历山大二世未能完成社会改革。”

大清洗,不存在的。这不是魄力的问题,关键是刚刚继承沙皇之位的尼古拉二世,还没有那份儿威望。

军队听沙皇的命令不假,但是在执行命令的时候,会不会打折扣就没有人知道了。

莫斯科可是俄罗斯帝国仅次于圣彼得堡的大都市,当地的实力派在沙皇政府同样拥有莫大的影响力。

挑选几个活跃的出来杀鸡儆猴没有问题,想要全面清洗根本就做不到。

作为沙皇,什么都可以没有,唯独威望不能丢。不能获得所有人的尊重,那么就让大家惧怕好了。

和君主的权威相比,追查幕后黑手反而不那么重要。因为查不查都是一样,政治从来都不需要证据,只要怀疑就足够了。

凡是沙皇政府的敌人,凡是和沙皇不对付的,都可以是嫌疑犯,后面慢慢秋后算账就是了。

即便是搞错了对象,那也没有关系,反正打压的都是自己的敌人,不存在误伤的说法。

第六十一章 刺背

不管能不能查出幕后黑手,日子总是要过的。处置了几个替罪羊后,明面上“贺登惨案”算是告一段落。

社会毒打不光能够令人成熟,同样也有可能令人变得偏执。现在尼古拉二世就是如此,“贺登惨案”迟迟没有查出结果,让他对政府官僚丧失了信任。

本来这也没什么,不信任官僚的皇帝多得去了。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信任官僚集团的节操,也是一个君主成功的必要因素。

麻烦就麻烦在尼古拉二世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在没有找到足够的替补之前,就把内心真实想法暴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