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0页

资本内部发生分化,是否要退出自由贸易体系的问题,自然不可能立即尘埃落定。

没有贸易壁垒保护市场,伦敦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就相当于无用功。

甭管政策怎么刺激,不行的产业始终都是不行。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给再多的优惠政策也没用。

经济问题解决不了,政治改革就更加困难了。除了涉及经济的行业争端法案通过,坎贝尔政府提交的大部分改革方案都被上院否决。

比如说:削减上议院权力,支持爱尔兰实行自治,给予殖民地更高自治权……

提了这么多动人奶酪改革方案,坎贝尔政府的日子很快就变得难过了起来。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保守派们被迫联合在了一起,以议会为阵地,和改革派拉开了“嘴炮大战”的序幕。

……

唐宁街,首相官邸。

透过窗户眺望着远方,坎贝尔首相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此刻他的心情,就和伦敦的天气差不多,都是灰蒙蒙的。

作为工业时代降临的标志,从上个世纪开始,伦敦就被雾霾笼罩着上了。

尤其是到了冬天,能见度不到五十米,都是常有的事情。若不是雾灯被发明了出来,伦敦的冬天都不能行车。

天气神马的,坎贝尔是顾不上关心了。自从改革开始,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麻烦找上门来。

保守派和改革派吵翻了天,两边的矛盾几乎已经公开化。战场从最初的议会,蔓延到了全社会。

广播报刊,更是双方论战的主战场。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