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页

不光是沙皇政府,估计大部分列强遇到这种情况,最先考虑的都是——开战,或者是怎么打。

包括神罗也不例外,如果惨案的受害者换成自家的外交人员,弗朗茨也会忍不住发动战争进行报复。

当然,前提条件是能够打得赢。真要是遇到了搞不定的对手,该认怂的时候还是要认怂。

腓特烈难以置信地问道:“日本人敢主动挑起战争,这不可能吧?

这次事件,本来就是他们理亏。如果主动挑起战争,一旦战败,俄国人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殖民日本。

日俄两国实力差距巨大,纵使日本政府在短期内取得优势,随着西伯利亚铁路通车,俄军援兵抵达后他们还是只有战败一条路。”

不光是他的想法,全欧洲都没有几个人认为日本有勇气挑起战争。

“为什么不敢?”

弗朗茨反问道。

“都到了现在这一步,谁都知道日俄战争早晚都会爆发,日本政府还有什么好怕的?

抢在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前动手,他们还有几分获胜的希望,越往后他们获胜的几率越低。

更何况还有英国人在背后加油打气。英国政府准备这么久,不就是想在远东消耗俄国人的实力,减轻印度的军事压力么?

只要日本政府反应够快,完全可以在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前,抢先一步夺取远东地区。

然后,就是英国政府出钱、日本政府出人,利用时间、空间和俄国人慢慢耗就行了。

反正日本的人口不少,军队战斗力也凑合,只要英国人的支援跟得上,坚持十年八年都没问题。

无论最终的胜负如何,俄国人都会元气大伤。连带着俄奥同盟,也会因此出现问题。”

不是弗朗茨悲观,实在是俄奥同盟早就出现了裂痕。只不过在维也纳政府努力弥合之下,才坚持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