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3页

借助人脉关系就是一个大人情,再让人家出钱,那就说不过去了。即便是送过去,别人有可能不收,那也必须要送。

在场的都是精英,虽然年纪不大,但人情世故上大家还是很娴熟的,自然不会有人拒绝。

甭管钱多钱少,都要意思一下,传出去了那都是为朋友“仗义疏财”。

有了这个名声,在往后进行社交的时候,都要容易很多。毕竟,大家都喜欢够义气的朋友。

没什么好谴责的,趋于厉害是人性本质。在收到消息之后,大家肯过来帮忙,那都是人情。

见众人纷纷慷慨解囊,李伯安笑道:“光有钱可不行,中华会馆找人帮忙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到了现在这一步,大家也就不要藏着掖着了。要是你们不把人脉关系发动起来,这钱我可送不出去。”

聪明人都看出来了,这才是李伯安的真正目的。无论是商议对策,还是捐款,都是在为后面做铺垫。

第九十五章 中华会馆

对青年学子来说,求人本身就是一件为难事。虽然留学之前,有海外关系的家中都交代了,但大家还是秉承者能不用就不用。

自古以来,都是人情债最难还。尤其是在这个道德尚未沦丧的年代,人情债就更难还了。

不是李伯安故意算计,主要是没有前期的铺垫,恐怕很多人都要退缩了。

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是留学后认识的。主要是因为在异国他乡生活,需要抱团取暖才结交的,要说交情有多深,那也不尽然。

除了极少数交情深厚,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朋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忙,大家乐得锦上添花。

找人帮忙看似很简单,但那也要看什么事。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要将“涉嫌俄使馆案”的主捞出来,花费的代价绝对非同一般。

付出和收益成正比,人家动用的力量越大,欠下的人情就越大。这些人情债未来都是需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