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7页

毕竟,神罗模式下的殖民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能打。要是再有了钱和工业体系,很难保证不生出野心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从一开始神罗旗下殖民地的发展方向,都被维也纳政府给规划好了。

首选是发展经济型农业、采矿业,为国内提供工业原材料;其次才是发展轻工业。

至于重工业、新兴科技产业,那完全是一片空白。缺什么从国内采购就是了,完全没有必要重复发展浪费资源。

其实也不需要专门限制,没有国内的支持,以殖民地的人才储备,根本就玩儿不转科技产业。

伴随着海外邦国战略的制定,维也纳政府对殖民地的限制也减少了很多,尤其是皇子继任总督之后,差不多就完全放了手。

可惜时代已经不一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都到了尾声,工业化的门槛已经上去了。

每次想到这里,威廉就羡慕前往奥属中美洲的兄长。虽然同样缺少人才,但是举起锄头总能够挖到。

凭借皇子的身份,加上神罗的赫赫威名,对美洲各国的人才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很多时候,连实际代价都不用付,直接靠空头支票,都能够忽悠大一帮子人过来效力。

尽管这些人的能力参差不齐,在专业素养上远远比不上神罗本土,但是在殖民地还是“顶尖人才”。

靠着挖墙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奥属于中美洲地区已然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

相比之下,奥属南洋就苦逼的多了。威廉倒是想挖墙脚,可实在是没地方下锄头啊!

纵观整个亚洲,都找不到一个工业化国家,包括日本和远东帝国,都刚刚迈出工业化的脚步,人才缺的非常厉害。

本来威廉对兰芳自治省寄予厚望的,以为这边经济不错,应该有不错的人才储备。

事实上,也是如此。凭借皇子的身份,威廉抵达兰芳后立即受到了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