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页

尽管这次战略误判是大家共同做出来的,但是这口锅政府必须要主动背起来。

首相谢尔盖·维特上前一步说道:“陛下,以帝国在远东的力量,很难击败日本人,短期内我们只能采取守势。

当务之急是集中兵力,固守几个战略要地。等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后,再派出大部队增援。

接下来就是争取获得维也纳政府的支持。虽然有俄奥同盟在,但那只是和奥地利签订的,并不能代表神圣罗马帝国。

以弗朗茨大帝的作风,支持肯定会有的,但是具体的力度大小,那就要看我们接下来的外交手段了。

不过日本人这次不宣而战,不仅违反了国际惯例,同样也是对维也纳体系挑衅,估计维也纳政府现在对日本人也非常不满。

要是能够获得维也纳政府的全力支持,那么接下来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也要容易得多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毕竟也是欧洲国家,没有哪个欧洲国家希望看到欧洲输给日本土著。

前面的菲律宾战争,就是一个例子。为了白人世界的颜面,先天上欧洲各国应该会更倾向于我们。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拉上西班牙。菲律宾战争刚过去不到十年,要是有机会,西班牙人是绝对不会介意痛打落水狗的。

有了西班牙相助,登陆问题也不再是困难。有神罗牵制着英国人,帝国海军和西班牙海军联手,击败日本海军还是不难的。”

总体上没有错,细节上却处处是漏洞。

固守战略要地,也就说起来轻松,真要是做起来就要面临的问题就多得去了。

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物资”。俄军虽然在远东囤积了一部分物资,但明显不足以支撑到西伯利亚铁路通车。

原时空很多键盘侠喷俄军指挥失误,殊不知很多“失误”都是不得不为之。

再大的战略也没有肚子重要,指挥官首先要做的不是赢得战争,而是要想办法填饱士兵的肚子,满足战略物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