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8页

显然,飞艇的弱点路易是一清二楚的。就算是搞出了飞艇运输,最多也就前期发挥作用,等日本人反应过来就报废了。

受欧陆战争的影响,飞机可是提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日俄战争中很少使用,主要还是日俄两国穷,养不起空军。

尽管这年头的飞机价格不高,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尤其是后勤维护麻烦,每一次飞行任务过后,都必须要对机组进行检修。

空军养的不光是飞机,还有后面的机组人员。折算下来,一架飞机连同配套设施下来,成本远高于一个步兵营。

除了神罗和不列颠两个土豪,敢大规模装备外,其他国家纵使想要跟风,财力也不允许。

知道归知道,但这不妨碍路易增加一笔订单。要知道神罗每年都要退役大量的飞艇,正愁找不到下家接手。

正好卖给俄国人,临时应急。只要数量不是太多,相信沙皇政府还是能够凑出机组人员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英奥战争??

馊主意也是主意,甭管性价比有多低,只要关键时刻能够救命,沙皇政府就只能接着。

原时空1904年底,西伯利亚铁路已经通车,虽然无法正常运营,可平均下来每天好歹也能发上几火车皮。

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几火车皮,在关键时刻,这些物资甚至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缺口总是要补上的,寄希望于走私贸易,沙皇政府实际上也是病急乱投医。

欧陆战争结束后,各国空军默契的选择了淘汰飞艇,除了少量运输飞艇外,天空基本上都被飞机抢占了。

俄罗斯帝国同样也有飞艇部队,只不过因为性价比的缘故,规模一直非常小。

日俄战争爆发后,没有把飞艇部队调往远东,一方面是因为性价比,另一方面则是军方高层知道自家的飞艇部队已经废了。

没有办法,飞艇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十几二十年不更换装备,日常训练都不敢轻易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