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射不行,大家需要心里安慰。何况,只有炮弹打了出去,才能够证明自己在防空。
为了小命着想,英国政府已经被迫搬入了防空洞办公。原本坎贝尔首相是拒绝的,怎奈敌人轰炸的太过凶猛,一枚炮弹恰好落到了政府办公大楼上。
幸好大楼的质量过硬,仅仅只是顶上受损,并没有发生整体坍塌。
大概是资本家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没有进行偷工减料,要不然英国政府就要团灭了。
当然,功劳最大的还是雾霾。因为能见度低,无法准确瞄准下方的目标,参与轰炸的神罗战机,配备的弹药全部都是注重杀伤范围的,对单体目标杀伤力有限。
躲过了一劫,没有人敢保证能够躲过下一劫。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搬也得搬。
绝对不是因为怕了,主要为了保证大英帝国指挥系统的顺畅,大家不得不牺牲个人的……
灰头土脸的进入了安全区,坎贝尔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扫视了空军大臣一眼,厉声质问道:“我们的空军,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还没有升空拦截?”
面对首相的质问,空军大臣阿蒂利奥无奈的解释道:“伦敦的雾太大了,市内的机场早就封闭了,我们的空军只能转移到附近城市的机场。
作战命令在空袭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已经下达了。我们的战机已经开始升空,正在赶来的路上。”
没有法子,伦敦的冬天就是这么坑。在浓浓的大雾笼罩之下,飞机飞出去没有问题,降落的时候就尴尬了。
纵使是经验再丰富的飞行员,也没有办法在能见度不足五十米的世界,准确的找到机场降落。
迫不得已之下,空军只能将机场放到周边城市。平常时期没有什么问题,战争年代就麻烦了。
无论是下达命令,还是起飞赶过来,都是需要时间的。能够在一个小时内抵达战场,那都是高效率。
战场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何况还是一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敌人都完成一轮轰炸跑路了。
主要还是没有经验,缺乏完善的预警机制。不过就伦敦的鬼天气,在没有雷达的年代,想要预警还真不是一般的难。
原时空德国人的飞艇都能够在伦敦上空肆掠,现在换成飞机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