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页

这些部队用来搞打杂,都必须要有人看着,投入到战场上就是给敌人送人头。

斯塔德中将也不是什么道德洁癖的主,如果光送靠人头就能够保住好望角,他也不介意拿炮灰部队去填坑。

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炮灰部队还是迟滞了敌人的进攻速度,可惜没能挡住敌人的进攻步伐。

望着不断收缩的防线,斯塔德中将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在自己手中丢了这个战略要地,成为了不列颠的罪人。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倒霉蛋不只一个,还有更惨的垫背。

远东舰队搞丢了马六甲,金兰湾也岌岌可危;隔壁英属东非也被困孤城,援兵都进不去,估摸着沦陷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大家都在打败仗,民众的心里承受能力已经得到了锻炼,只要表现的比同僚们优秀,估摸着逃过一劫的可能性非常大。

尤其是伦敦还在敌人的轰炸下颤抖,更是吸引了民众的视线,火力都被国内那帮大佬给吸引了过去。

若是没有同僚们的配合,按照以往的惯例,打了一系列败仗的斯塔德中将,此刻不是在军事法庭上,就是在前往军事法庭的路上。

现在就不一样了,除非好望角沦陷,要不然伦敦政府根本就不可能换人。

一方面是不列颠军官数量缺乏,另一方面则是无人愿意跳进这个巨坑。

绝对的实力差距,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改变的。纵使换上杰弗里·阿默斯特,结果还是无法改变。

宁静的时刻,总是短暂的。伴随着警报声响起,好望角再次进入了“飞机悬空、火炮轰鸣”的状态。

战火再次燃烧起来,不等国内给出答复,斯塔德中将转身就走向了指挥部。

一连串的败仗下来,守军的士气已经跌倒了谷底。至于来源的印度殖民军,从来都没有过士气,自然谈不上跌不跌。

恐慌、戾气、仇恨、悲观……等各种负面情绪,都在守军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