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在心中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终于,他心中的海军大计迈出了第一步。
……
朝议结束,朱慈烺跟随崇祯帝回到后面的暖阁。但刚进到暖阁,崇祯帝就变了脸色,猛地一拍龙案。喝道:“朱慈烺,你好大的胆!”
朱慈烺急忙跪下。
“身为国本,”崇祯帝怒:“红夷人长毛人,岂是你轻易应该见的?”
朱慈烺拜首:“儿臣知罪。”
“谈生意谈生意,你骗鬼呢?”崇祯帝板着脸:“不要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朝臣们精的很呢,他们在朝堂上不敢说,但私下里不知道会怎么腹诽呢!长此以往,你国本威信何在?”
朱慈烺不能回答,只能连连请罪。
终于,崇祯帝的怒气消去了一些,一摆手:“起来吧。你和朕说说,红夷人的三桅战舰到底有多大,一艘船真能有四十八门红夷炮吗?”
朱慈烺站起来,将自己对“三桅大帆船”的一些了解,详细的讲给父皇听。
崇祯帝听的非常关注,并且时时会提出一些疑问和反问。
朱慈烺在心中暗叹,崇祯帝绝对是一个聪睿之君,且能接受新鲜事务,如果没有急性子和好面子两大缺点,上天再稍微照顾一下,不要降下那么多的旱灾,崇祯帝收复辽东,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未必就不可能。
“照你说,今年渡海攻击建虏,是不可能了?”崇祯帝阴沉着脸。
朱慈烺点头:“登州水师船只有限,一次能承载的士兵,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六千人,这点兵马,怕是难以抵御建虏的反扑。最重要的是,这五六千人必须是骑兵为主,如此才能大范围的破坏、骚扰,给建虏造成压力,就现在的情况看,我大明尚没有这样的能力。”
“关宁铁骑不行吗?”崇祯帝不甘心。
朱慈烺微微摇头:“父皇,松锦新败,吴三桂等人尚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元气,短时间之内,不宜再用,不然关宁铁骑怕是会一蹶不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