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页

行刑的日子,就定在两日后,也就是国债券正式发卖的第一天。

……

早朝结束,朱慈烺一如既往的跟随崇祯帝来到后面的暖阁,向崇祯帝禀报今日的一些行程。听儿子说今日想要见红毛人和佛郎机人,崇祯帝头也不抬:“洋夷狡诈,和他们交往要小心。”

“是。”朱慈烺恭谨回答:“儿臣也不想见他们的,只是我朝向他们订购了船只和四千具半身甲胄,都如约送到,一年以来,更是从东印度吕宋等地,为我大明输送了不少粮米,解了朝廷不少的困难,儿臣想着,或许能从他们那里再拿到一些千里镜之类的军用,同时令他们继续为我大明运粮。”

崇祯帝面无表情:“去吧。”

朱慈烺这才退出。

上午,朱慈烺站在德胜门城楼上,亲送阎应元的战兵营,离开京营,往宣府而去。

铁甲锃锃,脚步声声,旌旗长枪如林,经过一年多的操练和两次入塞之战的洗礼,阎应元的战兵营,不但具备了强兵的实力,而且也有了一支强兵的气势,从德胜门而出,队列齐整,士气如虹,长枪大盾之后,更有一杆杆地燧发枪和一门门用马匹拖拉着的大小不一的铸铁炮。

就这个时代来说,阎应元的战兵营,足可以称得上是一支钢铁洪流了。

看热闹的京师百姓,早已经将街道两边和城门口的附近,挤得水泄不通,不时还掀起欢呼声。

“殿下在城楼~~”

“是阎游击,听说他在子牙河边,一人就斩杀了三十个建虏呢……”

全身披甲的阎应元带着麾下的都司,千总,把总在城楼前,向城楼上的太子殿下行礼,然后率众翻身上马,往宣府而去。

望着大军离开的背影,朱慈烺脸色凝重,阎应元走了,现在他要保证的是他们的后勤补给,以及尽快的把将士们杀敌的赏银发下去,如此,才能保持士气的长久。

……

下午,朱慈烺在府中会见了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代表。

明末清初,正是大航海时代,西洋各国在海上争锋,这三国人先后崛起,都领了十年的风骚。到现在,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渐渐没落,只能吃过去的老本,荷兰人却是如日中天,不过荷兰人的好日子也不会太久,日不落英国,很快就会崛起,继而顶替荷兰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