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皱着眉头,摇头叹气的在花厅里踱步。
开海,对泉州四地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大好事一件,但对他这个泉州总兵兼水师提督,却未必了。
一直以来,他郑家船队几乎是垄断了大明的对外贸易,但是泉州月牙港出去的船队,没有例外,清一色的都向他郑家买水,挂他郑家的旗帜,这样才能保证安全,不至于刚出了外海,就被海盗劫掠。
即便是去年,在太子的建议下,朝廷海禁的大门,又稍微开了那么一点口子,但郑家的利益,也依然是可观,他郑家的买水银,并没有减少多少,虽然郑芝龙已经意识到,太子殿下虽然年纪小,但练达精明,不同于京师的那些迂腐文士,开放海禁怕是迟早的事情,但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来的这么快,刚刚登基,就下令开海。
这一来,可是令他措手不及。
一下开了四个口子,船队全部都在福建的郑家,肯定是不能全面兼顾,这通商贸易的巨大利润,一定是要被别人瓜分了。
这也就罢了。
关键是和隆武帝的明诏一起到达,还有一道密旨。
密旨里,隆武帝要求他这个泉州总兵水师提督,必须荡清大明周边海域所有海盗,保证海路的安全,绝不能使和大明通商的船舰和船队,受到海盗的骚扰——大明周边的大队海寇,早已经被扫空,即便有小股海盗,巡抚张肯堂出面,给他发一个咨文就可以了,何用隆武帝的密旨?
所以郑芝龙立刻就明白,隆武帝明着是让他扫除海盗,其实是在警告他呢,你郑家船队假借海盗的名义,在海面上肆虐的情况,朕都知道,现在该收敛一下了,以后不管船队有没有挂你郑家的旗帜,你都不能劫掠,如果你不改,影响到朕的开海大计,到时候可就不好看了。
——看透了隆武帝的意思,郑芝龙心中很是惊慌。
如果是崇祯帝,他说不定还有搪塞的理由和办法。
但面对隆武新君,他心中却不由升起了压力。
和崇祯帝爱惜面子、守在深宫不同,隆武帝可是南征北战,通晓人情的,对他郑芝龙的事情,必然也是知道不少,如果他不听警告,继续妄为,很有可能会触怒隆武帝。
但如果他听了,偃旗息鼓,他郑家的财富和势力,必定会逐渐缩水。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