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页

朱慈烺看向首辅蒋德璟:“阁老以为呢?”

蒋德璟皱着眉头,拱手:“太子太保、左都督,赐予祭葬的恤典,臣以为可。但立庙之事恐还得斟酌……”

蒋德璟说的含蓄,但意思明显——沈志祥不配,另外,如果沈志祥都立庙,但在辽东战死的将官,是不是都要立庙?在这之前,只有曹文昭曹变蛟王廷臣李辅明等总兵级的勇将、以及邱民仰等遇难的巡抚有这样的待遇。

沈志祥何德何能,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

朱慈烺微微点头,思索了一阵,目光看向殿中群臣,提高声音道:“卿等所说的都有道理,追赠乃是国之大礼,确实不宜轻与。不过朕思来想去,还是更认同老本兵所说,认为不可以轻待沈志祥。”

“为什么呢?”

“因为沈志祥是大明渡海攻击以来,第一个反正的辽东降将。”

“朝廷追赠沈志祥,不止是在追赠他一人,更是要借此向天下人,尤其是向辽东降将,表明朝廷的心意!”

“但使他们能幡然醒悟,弃暗投明,反戈一击,我大明,依然是可以既往不咎,接纳他们的。”

“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有人说了,他们投降建虏,已经是没有了大义和风骨,这样的人,何必再接纳?”

“大义上当然是这样,但就其实来说,辽东降将反正的越多,建虏的兵马越少,他们内部的猜疑就会越大,我大明收复辽东的阻力就越小,收复辽东的时间也就越快。”

“因此,沈志祥是我们必须竖立的一个榜样。”

“朕决定,不但给沈志祥立庙,而且要追封沈志祥为归正伯!”

归正,即是归正大明。

轰。

听到此,众臣都是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