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率军外出,不过一日,你二人坐镇京城,却闹出这般,顾命五辅死了两个,而咸阳城中昨夜厮杀了大半晚!”曹猛瞪着眼睛:“堂堂丞相、太尉,一个为外朝百官之首,一个手握数万南军,却将事情办成这模样,你们有何面目去见烈武皇帝,有何面目去见先皇?”
上官鸿挠了挠头,而李非冷然道:“我二人罚俸一年,可否?”
“行。”曹猛点了点头。
他们三位辅政大臣短短几句,看得懂的朝臣松了口气,看不懂的朝臣则忧心忡忡。
看得懂的便知道,三位辅政通过这种交流,相互之间先探了个底,证明三人都无意将事情继续闹下去,至少他们三人之间,目前要立场一致,保持相安无事。
接下来,无非是细节上的讨价还价了。
政变发生之时,大将军不在京城之中,因此他责任最小,而且他手握大秦主要兵权,所以他此时的态度最为关键。
丞相上官鸿在外朝文臣之中拥有无与伦比的声望,太尉李非手中也控制着部分兵权,同时他二人制止了昨夜的政变,他们联手,虽然还不足以和大将军抗衡,却也能够令大将军忌惮。
“闹了一夜,天子乏了,请陛下先回后宫休息。”上官鸿哈了一声,向天子嬴祝施礼。
嬴祝微微一愣,目光不免在群臣之中穿过,看着站在靠近门口那个位置上的一个小官身上。
那小官正是公孙凉。
公孙凉又看向朝臣中的一人。
这人铁青着脸,大步从自己的位置中走了出来。
“丞相,经此大变,正是御前议事之时,此时请陛下回后宫,实在不妥!”这人叫道。
周围的官员们先是沉默,然后瞬间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天子若不在此,那么三位辅政大臣最大,他们将决定一切,别的官员,运气好可以从这一次风波中混得个残羹冷灸,运气不好,就连自己的位置都难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