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融点头,便不再作声,孔鲫看了一眼段回,又看了一眼审期,最后看着赵和。
“今日之事,到此为止。”他缓缓说道:“论辩既已分出胜负,诸生还不退去?”
他在学宫之中担任山长十五年之久,素有威望,这一声出来,哪怕明知他是在遮掩,还是有人一边窃窃私语,一边准备离开。
赵和眯着眼睛,却哼了一声:“我有说今日之事可以到此为止么?”
孔鲫闭起眼,大约过了一息,才睁眼低声道:“我必给你一个交待。”
“我只要真相,不要交待!”赵和冷笑了一声:“今日就用被你所鄙视、摒弃的墨家之法,揭露你所谓的仁义道德!”
此语一出,立刻有人喝骂赵和,但更多的人却是沉默。
孔鲫这种作法,确实让人无法接受,除了他的死忠,别的人都是不满。儒家虽然在稷下学宫中一家独大,但道家、法家还有其余诸子百家尚在,总有些人不愿意,为了儒家的颜面,却将整个学宫的利益绑架在一起。
审期一指那两名剑士:“休要让山长为难,上来留下指印!”
第四七章、意料之中
当审期向那两名剑士伸手一指,说出“休要教山长为难”之语时,孔鲫与段回心中突的一跳。
他们猛然想起十五年前。
十五年前,孔鲫新为稷下学宫山长,有意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有感于学宫之中百家充斥,认为这是杂乱无章,故此有意将部分即将消亡的学派除名驱出学宫,以节省费用,将更多的钱物人力投入到儒道法三家显学中去。
最先被列入除名的,便有墨家。
一来是因为墨家一向与儒家不和,二来则是因为墨家已经彻底式微,整个稷下学宫,从本院到下院,也只剩余审铨一个教谕,弟子也只有区区七人。
所以当初他们给审铨选择,要么放弃墨家改投别家保留教谕之职,要么就离开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