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赵和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
戚虎哈哈笑道:“下策自然是拿人命来填,大约拼掉三四千人,总能将咱们全都杀光,犬戎毕竟人多。”
赵和眯了眯眼,以犬戎人的性子,根本不会做这种决死之斗,他们只会乘胜追击,不利则遁。
“中策就是围,破虏城里有一口井,咱们这两千余人喝的是没有问题,但咱们带的军粮有限,我自己身上只有四日之粮,平均下来,能有两日口粮就不错了,更惨的是,人有粮,马却没有草料。”戚虎伸出三根手指头:“围我们三日,我们就得杀马求食,围我们五日,我们就要绝粮,围到七日,我们只怕就要饿得走不动了。”
犬戎人数量更多,他们攻城不足,自保却有余,足以逼得秦军不得不龟缩在破虏城中,当然,若是秦军愿意舍弃破虏城这地利与他们决战,他们也会非常欢迎。
“上策呢?”
“上策就是以一部盯住我们,另一部去准备打援。”戚虎望着远处阳关的方向,微微叹了口气:“若是把阳关的援军可灭了,乘势夺取阳关,我们这支部队……对犬戎人来说还有什么威胁?”
“不必夺阳关,只要灭了一支援军,我们的士气就会低靡,彼时犬戎再攻城,只怕有人会弃城而逃了。”旁边的俞龙插了一句。
赵和抿紧了嘴,然后慢慢道:“围城打援啊……也不知道阳关那边会做如何选择。若是来援的人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若是来摇的多……阳关都尉所治下四千人,倾巢而出,倒是不惧这些犬戎人,但是,阳关重要,怎么可能倾巢而出不留人守?”
“我更担忧的是,犬戎的这位金策单于,派出来的这支人马,究竟是主力,还是前锋,若是主力还好说,若是前锋……犬戎人主力又会有多少?”
戚虎又呸地吐了口口水,喃喃道:“这个金策单于,当真是难缠之辈……”
他军略更在赵和之上,怎么会不知道,若这支犬戎人只是前锋,也就意味着其身后可能又有十万甚至是二十万犬戎人将蜂拥而来。
两年前犬戎人入寇,劫掠燕赵诸郡,让大秦到现在还没有缓过气来。若这一次再入寇,劫掠凉州,甚至与凉州的参狼羌等诸羌联手,入寇关中,那恐怕大秦的根基都要为之动摇。
“犬戎人也不是草里长出来的,上次入寇,虽然让他们主力退出了长城,但大将军先后八战,各种斩获也超过三万人,这么大的损失,怎么着也得休养三五年才行。”俞龙摇头:“我猜想,这可能只是一支试探凉州虚实的部队,若是凉州守备森严,他们能捞就捞一把走,若是守备空虚,他们再动员人力也不迟。”
“正是如此,所以这一战,我们若能胜,犬戎人在三五年之内就不敢再来犯玉门、阳关,若我们败了,从此敦煌多事,凉州不安了。”赵和也赞同道。
“现在凉州就不安了,参狼羌都反了。”跟在赵和身边的樊令见他们一板正经地讨论这有的没的事情,不满地嘟哝道:“汝等有时间说这些,倒不如想个办法破如今之困!打完犬戎,我们还得去打参狼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