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盟约固然是犬戎人与骊轩人的无奈之举,但也可以看得出他们的决心与野心。赵和仅凭借目前手中的力量,想要战胜二者的联合,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他在贵山城取得一场两场甚至三场四场大战的胜利,但贵山城迟早还是要被攻下的。
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大秦本土的支援。
不说别的,既然犬戎已经被驱离了南疆与北疆,那么原本大秦集结于敦煌一带的数万兵马,便可以抽调大半前往西域,有这数万兵马,再加上大秦后方的物资和人力支持,赵和就有把握在贵山与敌人长期对抗,直到流尽犬戎与骊轩人最后的血。
但这一切只是赵和的构想,要将这构想变成现实,他还需要说服中枢的天子嬴吉与大将军曹猛。
虽然双方关系微妙,不过,以赵和对嬴吉和曹猛的认识来判断,这种关键性的问题上,二人还是会支持他的。
除非……出现某些超出赵和控制的意外。
赵和紧紧握住拳头,事实上,如今已经有意外的征兆出现了。
比如犬戎大单于回军得如此迅速,这绝对不是得到金策单于死的消息后才回军,而是在这之前更久。
再比如,俞龙从于阗发来的一封信里说的事情。
“近些时日,谢氏似于异动。”
第三六章、能做皆做
于阗城。
比起两年之前,赵和初至西域之时,于阗城的变化甚大。越来越多的秦人出现在这里,越来越多的秦式建筑出现在这里。若说两年之前,在街道之上罕见秦人,也少见秦式建筑,那么现在,街上四分之一的人都是秦人,五分之一的建筑都带着秦式风格。
这毕竟只是一个小国,小国面对彼时超级大国的影响,无论是文化之上还是经济之上,都毫无抵抗之力。而且在秦人带来的巨额利益面前,于阗人也早就忘了抵抗,忘了他们曾经有的国王,反而将清河女王的统治视为理所当然了。
甚至在与西域别国人交谈之时,他们还以“秦人”自居,颇有些高人一等的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