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页

这言语之中,就有些讥嘲秦人固步自封的意思了。赵和自然能够听得出来,他没有开口,门外却有一人用骊轩语道:“大秦第一等的学者,兼容大秦百家之说,第二等的学者,精专于大秦一家之言,第三等的学者,才会去学习诸国语言学识,以补大秦之阙失,至于骊轩这样万里之外的小国,唯有我这样的老朽,才会去研习其语言文字。”

塔西陀愕然回头,便看到一个秦人慢吞吞走了进来。

第五八章、金玄真意

出现在塔西陀面前的是张衡。

在金策死后,张衡原本准备继续西行,前去探查所谓绿芒灭世的真相。但是金玄到来得太快,他行到中途,便听闻犬戎大军将至的消息,于是中途回头,回到了贵山城。

后来布罕沟之战,秦与大宛联军多有病伤者,好在张衡颇通医理,准备了足够多的药物,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此时得到骊轩使者到来的消息,赵和专门派人将他请来,倒不是想借着张衡之口来压制骊轩使者,单纯就是想以此满足张衡的求知之心。

却不曾想这位骊轩使者是个口尖舌利的雄辩家,于是张衡自然不甘示弱,一口便将之压了下去。

塔西陀没有想到,在赵和身边真有精通骊轩语者,因此一时愕然,好一会儿之后,他才笑道:“看来大秦果然是和骊轩一般,世界文明的中心……正是因为大秦与骊轩皆是文明之人,理当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那些野蛮民族才对。”

“你所说的野蛮民族,是否包括犬戎?”赵和双手十指交叉,撑在身前的案几之上,饶有兴趣地道。

张衡也入席而坐,与塔西陀面对对,听到赵和的话语,不由得轻轻笑了起来。

自己的那些老友们教得很好,确实将赵和培养出来了,总是能够从对方的言辞之中找到最细微的漏洞,让对方难以应对。

莫看这只是言辞交锋,但国与国的外交场合,掌握言辞主动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塔西陀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笑了起来。

“胡戎人——或者说你们口中的犬戎人,若是没有他们的大单于,那确实也与野蛮人没有什么区别。”塔西陀缓缓地说道,“所以,只要大单于还是金玄,那么骊轩就是胡戎的盟友。”

赵和没有接口,勿离在旁出声:“既是如此,你又为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