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两名叛兵硬着头皮催马前上挥刀攻击谢擎,杨清趁机举起了手铳瞄准,并点燃了引线。
谢擎面色微变,大喝:“老二!”
话音刚下便听到了一声弦响,杨清下意识地猛趴到马背上,一支利箭间不容发从他的脑后飞过。
恰在此时,杨清那支手铳的引线也燃尽了,铳口轰的冒出大团白烟,里面的铁沙喷射而出,只是杨清为了躲避箭矢,手铳的枪口也垂下了,所以铁沙全打在附近的地面上。
尽管如此,谢擎胯下的坐骑还是被飞溅的铁沙扫到了前蹄,吃痛之下人立起来,竟把谢擎给抛了下马,然后发疯般跑了开去。
附近一名叛兵大喜,催马上前便俗捡便宜,谁知谢擎掉落马一个后滚翻便灵活地弹起,大喝一声将砍刀掷出。
噗……
五十多斤重的大砍刀直接将这名意欲捡便宜的叛兵给撞下马,牢牢地钉死在地上。谢擎趁机跃上了这名叛兵的坐骑,抓住缰绳猛拨转马头,同时弯腰探身,一个漂亮的燕子抄水,将插在地上的大砍刀拨了起来,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
附近的三名叛兵见状急忙策马逃开,尼玛,这家伙也太猛了,打不过啊!
杨清亦是眼皮急跳,将手铳一扔,打马便往村外逃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
明朝的火铳可不像现代的枪械那样能连发,甚至连板机都没有,就靠着点燃引线来激发,装弹又极为麻烦,若近距离激战,一发不能干翻敌人,这玩意就变成没用的烧火棍了。
刚才差点就被杨清射成蜂窝,谢擎心悸之余又极为恼火,拍马便追出了村子。
此刻,村子里是一边倒的屠杀,骑在马上的谢家兄弟和一众亲兵四处砍杀逃窜的叛兵。
这些叛兵虽然占了人数优势,但在骑兵的机动性面前也只有挨宰的份,更何况这群疲兵早就饿得没有多少力气了。
约莫半小时后,战斗接近了尾声,近五十名叛兵大部分被斩杀,约莫有七八人侥幸冲出了村子落荒而逃,还有几个则躲进了农舍中负隅顽抗。
很快,躲进农舍中的几名叛兵也陆续被谢家兄弟给收拾了,还生擒了其中一个。
“妹夫,抓了一个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