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页

徐晋并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所以他只拣了七八个份量较重的士绅来接见,其余的全部让王林儿搞定,访客带来的礼物则全部照单全收。

“徐大人,我们家的田地你看……”

“呵呵,好说好说!”

“呵呵,徐大人日理万机,那下官先行告退了!”

“郭大人慢行,本官便不送了!”

“岂敢岂敢!”

徐晋把扬州府通判郭解打发走,随手把一果篮黄灿灿的金子丢给小舅子谢三枪,后者利索地接过,笑嘻嘻地道:“扬州府通判郭解,送金子二百两,初春姐姐,记下吧!”

初春连忙拿出一个本子,用炭笔工工整整地写下。

徐晋伸了个懒腰,道:“二哥,我们出去走走。”

“我也去!”谢三枪把装着金子的果篮一把塞给了二牛。

第0526章 人情往事

春日的阳光暖意融融,泗水河畔,和风细细扬柳依依,码头上货船客舟频繁往来,一片热闹繁华的盛景。

徐晋只想静静地逛一遍这座浸泡在诗词中的美丽古城,所以出门前便更换了常服,一身文人书生打扮,也没有带锦衣卫,只有两位舅子跟随。

徐晋在泗水河畔信步往南,从太平桥过了河,又折返往北,不知不觉间便到了扬州府学外面,略犹豫了片刻,还是举步往府学大门行去。

明朝在省会设有贡院、在府设府学、在州设州学、在县则设县学,读书人只要通过院试便获得生员(秀才)的身份,可分配入学。不过,无论是府学、州学,还是县学,均不会授课,只是负责考核学生,生员主要还是在书院上课,又或者在家自学。

府学设有教授一名,正七品官职,当初大师兄卫阳就是被吏部分配到扬州府学任教授。扬州可是繁华富庶之地,卫阳能被分配到这里任职,还是得益于家族的势力,其叔父卫汉文乃工部右侍郎,首辅扬廷和的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