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纨淡道:“小小倭患而已,各地卫所若是尽忠职守,严加防范,自然可保无碍。想当年太祖时期,禁海比现在还要严厉百倍,倭寇为何不敢轻犯我海境?”
许迥低下头喝酒,嘴角掠过一抹微不可察地嘲讽,巡检赵大通神色讪讪,同桌的官绅亦保持沉默,气氛徒然变得尴尬微妙起来。
徐晋将在座官绅的表情都看在眼内,不动声色地道:“麻烦子纯兄安排一下,本官明天要巡视各处盐场,嗯,还有巡检司也准备好检阅事宜。”
赵大通凛然道:“下官遵命。”
第0539章 沧海桑田
海边的风特别大,容易把云层吹过来,也容易把云层吹散,所以不会长久地保持某种天气,这不,昨天还阴雨绵绵,今天却是个阳光普照的大晴天。
徐晋一大清早便在朱纨等人的陪同下前往盐场视察。为了方便取海水煮盐,所以盐场都建在海边开阔的滩涂上,掘地为池,将海水引灌入其中备用。
譬如眼前这座富安盐场便挖了不少蓄水池,放眼望去如星罗棋布,盐工们挑着木桶来回奔忙。距离蓄水池不远的地方建有成行成排的草棚,草棚下面砌有煮盐的盐灶,近百个盐灶同时开火煮盐,但见烈焰熊熊,浓烟滚滚,场面非常壮观。
话说灶户们用来煮盐的燃料都是草木,所以烧起来噼里叭啦的,而且烟灰还特别大,被猛烈的海风一吹,顿时飘得到处都是。徐晋只是在盐场逛了一小会,官袍上便落了薄薄一层草木灰,盐运司判官许迵十分机灵地带着一行人往上风区走去。
徐晋掸了掸官袍上的草木灰,皱眉问道:“许判官,难道我朝还没有晒盐法?”
许迵笑道:“回钦差大人,自是有的,晒盐法自宋朝起便有了,如今福建那边的盐场都是用晒盐法。”
徐晋不由奇道:“那为何这里还用落后的煮盐法?”
许迵眼神有些闪烁地解释道:“钦差大人有所不知了,晒盐法虽然更加简单省事,产出量亦要大得多,但是晒盐法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制出的盐太粗了,品质远不及用铁锅煮出来的盐,所以两淮两浙的盐场都一直沿用煮盐之法。”
徐晋的一双剑眉不由皱了起来,这解释看似是有道理,实则是狗屁不通,要知道晒盐法比煮盐法先进得多,省时省力省成本,产出量还能提高n倍,即使晒出来的盐太粗,难道不能再过滤提纯一次,反正这也没多少技术含量,懂得晒盐法的应该也懂得提纯才对。
这时朱纨却一指不远处的盐灶问道:“徐大人看到盐灶上的盘铁没有?”
朱纨所指的盘铁,其实就是架在盐灶上的铁锅,这铁锅可不得了,直径近三米宽,重达数百斤,必须得二十人以上才能协同操作,一部分人往锅里倒入卤水,一部分人负责烧火,一部份人负责煮制,通常一个昼夜下来才能煮出两百斤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