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页

李光头见状不由得意笑道:“如何,如今东野百合姑娘的花篮是二百二十一只,你们还跟不跟。”

晋商会首张允龄淡笑道:“跟,为什么不跟,我们晋商再为王绿珠姑娘献上三十只花篮。”

如此一来,王绿珠再加30只花篮,那就是238只,仔细算来,晋商商帮已经投入二十二万两之巨了,大手笔啊!

徽商这边的商人都沉默了,目前王翠翘的花篮总数是206只,与王绿珠相差32只,要追上去至少得花三万二千两,最要命的是晋商对花魁似乎志在必得啊,鬼知道他们会把价格抬高到多少。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两淮转运盐使司每年发出的盐引约莫是100万引,其中有近六成已经被朝中的权贵瓜分了,属于商人的份额就四成左右,亦就是40万引,每引400斤盐,按照目前的市价,一斤盐卖一分银子,每引盐价值40两,刨除各项成本,每引盐能赚5两银子左右,40万引盐的利润就是200万两银子。

按照三大商帮的约定,夺得花魁的商帮分六成盐引,那就是120万两银子,第二名分四成,那就是80万两,第三名分两成,那就是40万两的利润。

如今三大商帮为了抢夺花魁,均往里面投入了超二十万的巨资,若是继续投,第一第二确实还有得赚,第三名却是没什么油水了,甚至可能赔本,非常不划算。

经过一番商议后,徽商集团显然还想再争一把,会首许栋站起来大声道:“鄙人再为翠翘姑娘添三十三只花篮。”

于是乎,王翠翘以239只花篮再次跃居第一,王绿珠以一只花篮之差屈居第二,东野百合以221只花篮居于第三。

李光头胀得面色通红,咬咬牙还想继续加价,却被同桌的闽商纷纷劝阻住,目前闽商已经往里投了二十万两,再往里加钱,若是能抢到第一第二还好点,如果最后还是得了第三名,那便等于赔钱赚吆喝,实在划不来吧。

闽商的实力终究还是弱了些,最后只能选择放弃不争了。

随着闽商的退出,晋商和徽商的争夺却越发激烈了,不过双方都是一个花篮一个花篮地往上加,就看价格先突破谁的底线了。

这时文人才子们也开始发力了,纷纷把所作的美人诗词呈送给评委们审阅。相比于那些商人,文人才子们的目的要纯粹得多,他们就是为了帮助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夺取花魁。

“松江府生员史进鼎献精品美人词一首,贺王翠翘王大家!”

“江西吉水举子蒋敏献精品美人词一首,贺东野百合姑娘。”

“广东佛山举子梁宽献精品美人诗一首,贺王绿珠王大家!”

不断有才子所作的美人诗词获得评委的认可,换得花篮后献给自己支持的名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