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陈淳、汤珍,蔡羽这些人虽然名气不及四大才子,但徐晋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自然也听说过,而且还临摹过他们的字帖。
据历史记载,文征明曾经牵头结了个诗社,名字叫“东庄十友”,而陈淳、汤珍等人便是东庄十友之一。这群怀才不遇的苏州才子时常聚在一起吟诗赋文,把臂同游江南各处名胜古迹,成为一时佳话。
徐晋对所谓的“怀才不遇”向来都是嗤之以鼻的,这些人之所以不能当官施展抱负,一般原因只有两个,第一就是科举没考上;第二就不是当官的料,被对手踢出局了。
譬如祝允明,人生得丑陋,右手大拇指上还长了一根小手指(畸形),所以给自己起了“枝山”的外号,有自嘲之意。在古代是十分注重仪表的,所以祝枝山这样的人,即使科举通关也做不成大官,顶多任一名小吏。关键祝枝山还考不过,好不容易中了举人,结果连续七次参加会试都不中,最后连他儿子都中了,他还是不中,比张璁还要倒霉,人家张璁至少考第八次时通过了。
文征明就更加惨了,考了大半辈子还是个秀才公,连个举人都没混上,想去吏部挂名候缺也没那个资格,还当个屁的官。
因此,所谓“怀才不遇”的大才子们,其实都是考场和官场上的失败者。一群心灰意冷的失败者聚在一起,只能寄情于山水风月,玩玩笔杆子,泡泡妹子,倒是在文学方面混出了名头,有些泡妹子成绩斐然的,甚至得了风流才子的名头,譬如唐伯虎和柳永之流。
若是跟这样一群愤世嫉俗的失败者谈论治政时事,显然是一件无趣的事,不过若谈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却是件很惬意的事。
此刻,徐晋便很没架子地混在一众老才子当中,站在案后,观看唐伯虎给初春初夏画像。一众才子谈笑风生,妙语连珠,气氛轻松而畅快。
唐伯虎画的工笔画,自从由徐晋那里学了素描,唐老才子在作画方面的造诣更是精湛了,笔力越发精纯,而且速度也快了很多。
约莫一个时辰左右,初春初夏这两名俏婢便跃然纸上了,两张一脸一样的俏脸,不一样的恣态,不同的气质,分外娇俏动人,让人见之心喜。
“唐子畏,这幅画归我,回头请你喝三顿酒,如何?”
“子畏兄,在下用上次那幅山居秋暝图跟你换。”
“子畏兄,在下家里那一册春(宫)图谱你可以拿走,但这幅并蒂仕女图得归我。”
唐伯虎还没画完,那帮友人便争相索要此画了,徐晋看着画中栩栩如生的两名俏婢,心里亦是喜欢得紧,连忙抬手道:“诸位,君子不夺人所好,这幅画是本官请求子畏兄画的,婢女也是本官的婢女,画自然是归本官所有了。”
一众老才子顿时哄笑起来,倒是没人再开声索要了,钦差大人的东西,谁敢抢?
唐伯虎显然也是个竞赛型的家伙,越多人围观便越兴奋,今日竟是超常发挥了,这幅画显然他近段时间来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