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页

桂萼目光躲闪,不敢与嘉靖帝相触,而张璁则干脆低下头作入定状,这两位虽然都是政治投机者,但并不代表他们不爱惜羽毛,徐晋的年龄是硬伤,确实并不适合担任户部一把手,眼下有一大半朝官反对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张璁和桂萼两人自然不会傻到这个时候站出来,跟绝大部份朝官喝反调,如此不仅没落得好处,甚至会被扣上谄媚君上的帽子。

嘉靖帝见到张璁和桂萼竟然没有站出来声援自己,不由大为失望,眼底怒意隐现。

徐晋这个时候自然不能再保持沉默了,连忙道:“皇上,臣才疏学浅,资历不足,确实不宜担任户部尚书一职,还请皇上另选贤能吧。”

朱厚熜本就是个极聪明的人,只是一时头脑发热才做出让徐晋担任户部尚书的决定,此时渐渐冷静下来,也明白以徐晋目前的年纪和资历,确实难以让百官信服,于是便顺坡下驴道:“徐卿过谦了,试问我大明朝有几人年仅十八,便连中五元探花及第的。如果连徐卿都算才疏学浅,那下面的朝官有几位不才疏学浅?”

徐晋不由无语,你小子发泄不满一时爽,这不是给哥拉仇恨吗?

果然,朱厚熜的话音刚下,下面的官员便骚动了,一些年轻官员更是不服气地朝徐晋瞪来,要不是在朝会上,估计这时已经围上来“群殴”徐晋了。

此时,只听嘉靖帝又续道:“不过,既然徐卿不愿担任户部尚书,那朕也不强人所难,嗯,徐卿不妨推荐一名合适的人选吧。”

此言一出,一众官员的目光顿时齐刷刷地望来,特别是南京户部尚书汪俊,这货眼睛瞪得老大,就差额头上凿上“选我”两个大字。

徐晋平静地道:“考察百官乃吏部之职,谁更适合担任户部尚书,皇上理应该先问询吏部才对。”

一众闻言朝官均松了口气,吏部尚书杨旦也不由瞧徐晋顺眼了许多,暗忖,此子知进退识大体,领兵打仗更是一把好手,要是议礼时不奉迎皇上,倒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朱厚熜见徐晋不肯推荐人选,只好把目光望向吏部尚书杨旦,淡道:“杨大人以为谁来担任户部尚书合适?”

杨旦持笏出列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户部左侍郎秦金稳重老练,兢兢业业,吏部考核年年评优,可暂代户部尚书职。”

南京户部尚书汪俊本以为杨旦会推荐自己的,闻言不由大失所望。

“臣附议!”向来活跃的礼部尚书毛澄马上出列表示赞同。

“臣附议!”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