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页

护礼大臣们表面是在遣责兴献帝庙,实际却是暗指嘉靖帝不孝,听信张璁等人的谗言,试图将兴献帝朱佑元的牌位迎入太庙供奉,这才活活气死了张太后。

其实,建造兴献帝庙的主意是徐晋出的,但是徐晋这不过是折衷之法罢了,既避免了兴献帝的牌位进入太庙,又救下了被关押的护礼大臣,所以护礼大臣们自然不会把矛头指向徐晋,而是把怒火向张璁和桂萼倾泻,再加上这半年来,护礼大臣们被张璁打压很惨,此时借着张太后病薨这件事便猛烈爆发了。

弹劾张璁和桂萼的奏本像雪片般飞向嘉靖帝的案头,晓是张桂二人均有些慌了手脚,连忙上书自辨,而新贵派们也纷纷上书保张璁和桂萼。

护礼派官员的奏本虽然来势汹汹,奈何现在的嘉靖帝已经不是当初刚登基时的菜鸟,帝皇手腕越来越厉害,他将所有大臣的奏本都留中不发,不慌不忙,稳如磐石。最后翰林学士石玠愤而上书请辞,嘉靖帝只是假意驳回一次,当石玠第二次上书请辞他就允准了。

翰林学士石玠辞职后,护卫派便群龙无首了,终于消停下去。

第0818章 人事震动(上)

毛纪和蒋冕二人显然去意已决了,他们不听任何人劝阻,包括内阁首辅费宏。徐晋在嘉靖帝的授意下登门拜访两位阁老,结果在毛纪那吃了闭门羹,蒋冕倒是客气了很多,不仅接见了徐晋,两人还聊了很久,但最后也没改变请辞的主意。

这也难怪,杨廷和、毛纪、蒋冕三人都是正德朝的内阁辅臣,可以讲,嘉靖帝就是他们一手捧上皇位的,然而由于大礼议之争,他们君臣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朱厚熜觉得自己追崇生父理所当然,而毛纪蒋冕等人却认为朱厚熜逾礼了,而且越来越过份,最终逼死了张太后。

毛纪和蒋冕难免会觉得愧对孝宗和武宗,可以说,他们现在对嘉靖帝已经彻底死心了,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所以他们不想再继续辅助嘉靖帝了,估计在他们心目中,嘉靖帝也不再值得他们辅助,所以坚决告老还乡。

徐晋在跟蒋冕聊过后,已知无法挽回,只能如实禀报了朱厚熜,后者听完徐晋的回报后沉默良久。徐晋看得出这小子既郁闷又气恼,整个人都怏怏不乐的,显然受到了万点暴击。

徐晋没有安慰他,无论是皇帝还是普通人,这人生中磕磕绊绊在所难免,谁都会面对挫折,皇帝也不例外,只有经历了挫折才会懂得思考得失,才会渐渐长大,慢慢地成熟。

十日后,停灵结束,慈寿皇太后的遗体出殡,与孝宗朱佑樘合葬于泰陵,谥号: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安葬完张太后之后已经是七月初六了,蒋冕和毛纪两人继续称病不朝,而且再次上书请辞,这回嘉靖帝倒也爽快,批准了两位阁老的辞请,并厚赏了两人,同样加封了虚衔后送两人风光回家养老。

朱厚熜这小子显然想通了,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蒋冕和毛纪两人已不能为自己所用,继续强留也没意思,还不如快刀斩乱麻,反正现在国内稳定,再换其他人上位就是了。

蒋冕和毛纪这一去职,局面就尴尬了,内阁只剩下费宏这唯一一名阁臣。费阁老也是年将近六十岁的人了,精力有限,哪忙得过来呀,每日加班加点,但还是落下了大量的工作,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尽快补充内阁大臣,否则很多政务就要耽搁了。

于是乎,无论是新贵派,还是护礼派,亦或是中立派,都把目光投向了内阁,有资格的老臣闻风而动,而没资格的也摩拳擦掌,准备推举对自己有利的大臣入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