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页

赵大头等亲兵亦是心有戚戚然,徐晋沉默不语,继续打马前行,转入了宣武门大街,这里竟然人声鼎沸,十分之热闹,人们排起了几条长龙。

赵大头喜道:“这里倒是人气挺旺的,还像点样子。”

“咦,好像是有积善人家在给难民施粥。”郭金雕眼尖,轻咦了一声。

众人走近一看,发现果真是有人家在给难民施粥,而且还不止一档,最大的一档粥摊正好在顺丰车马行门前,估计是顺丰车马行搞的。

徐晋暗点了点头,加快速度通过,免得影响排队等分粥的难民,过了顺丰车行马,又是一个规模较小的粥档。

徐晋凝目一看,脸上不由露出古怪之色,只见那粥档后面有一名体形痴肥的青年书生,正大声吆喝着指挥家仆给难民分粥,面对难民时,脸上始终挂着和善的笑容,有时甚至亲自掌勺给难民分粥。

这名痴肥青年书生渺了一目,赫然正是严嵩之子严世蕃。

此时谢三枪显然也认出来了,哂笑道:“这小子不是经常跟一群勋贵纨绔混一块的独目胖子严德球吗?竟然跑来给难民施粥,莫不成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徐晋远远地瞥了一眼笑脸佛一般的严世蕃,脸上古怪之色更浓了。

严嵩是明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他儿子严世蕃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两父子简直是一丘之貉,都不是什么好鸟,现在这货竟然冒着严寒在街头上施粥,估计也是图个名声吧!

当然,徐晋并不鄙夷沽名钓誉的人,相反,假如一个人确确实实做了好事,真金白银地砸了,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那么他捞点名声也不为过。徐晋只是有点好奇严嵩父子如此折腾,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毕竟名声并不能转化为官职。

历史上的严嵩似乎是靠着写青词获得嘉靖帝赏识的,最后甚至是权倾朝野,把持朝政二十载,父子两被人称为“大丞相”和“小丞相”,就连皇子都要看他们的面色,可见两人的权势是如何的滔天。

只是经过自己“改造”后的嘉靖,已经不是史上的嘉靖了,他不沉迷修仙练道,那严嵩的青词就算写得再好也无用武之地,自然就失去了往上爬的机会了。

所以徐晋有些好奇,严嵩这个明史上的大奸臣到底会还会不会有一番“作为”,不过,从施粥这举动来看,严嵩显然并不甘就此沉沦啊!

不过,管他呢,有自己在,断然不会让这对父子翻起风浪来,敢冒头就锤他丫的!

徐晋在一众亲卫的护持下往宣门而去,渐行渐远,正在笑眯眯的给难民分粥的严世蕃放下勺子,用手帕擦了擦手,这才抬头瞄了一眼徐晋的背影,独目中闪过一抹狡黠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