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是大家距离近,廖阁老显然听到了,不由面露怒色冷道:“靖国公面有不屑,可有赐教?”
此言一出,殿内一众大臣均是精神一振,两派吵了大半个时辰,徐晋这尊大佛一直没有表态,现在终于要亲自上阵了?
嘉靖心中亦生出一丝兴奋,目光期待地望向徐晋!
徐晋剑眉挑了挑,径直行了出班,先对着御座上的嘉靖一揖,然后淡然地道:“廖阁老言重了,徐晋并无不屑之意,赐教更不敢说,只是突然间想到一个成语而已——鼠目寸光!”
瞬时哄的一声,整座大殿都炸锅了,啧啧,靖国公这确实不是赐教,分明就是直接打廖阁老的脸啊!
廖纪气得直哆嗦,怒视徐晋,颤声道:“岂有此理,竖子安敢辱吾乎!”
徐晋从容地道:“廖阁老先别恼羞成怒,何不先听本官辨来,到底是不是鼠目寸光,大家自有公论。”
廖纪怒极反笑,冷笑道:“好好好,那便靖国公辨来,瞧瞧谁才是鼠目寸光!”
徐晋淡道:“廖阁老反对出兵北伐的第一条事由是我大明连年刀兵,民心思安?”
廖纪冷笑道:“徐大人自己恐怕最清楚了吧,正德十六年,白莲教挑起山东矿贼作乱,肆虐数月,祸及数省,靖国公奉旨镇压;嘉靖二年、三年,东南沿海倭寇大举来犯,后来牵涉到西洋人,靖国公擅作主张,率水师打到南洋,其后又打到东洋;嘉靖四年底,俺答叩关南下,兵围京城,靖国公率兵勤王;嘉靖五年,靖国公再次率兵东洋平叛。”
徐晋不由暗汗,仔细算来,嘉靖这小子自登基后,除了嘉靖元年,确实年年都在打仗,而且都是自己亲自操刀。
廖纪如数家珍地回顾了徐晋这些年的战绩,然后面带嘲讽地道:“靖国公可有以教本官?”
第1108章 廷议(四)
廖纪如数家珍地回顾了徐晋这些年的战绩,然后面带嘲讽地道:“如何,靖国公可有以教本官?”
徐晋既然敢站出来辩,自然是有准备的,又岂会如此轻易被驳倒,只见他神色自若地道:“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廖阁老只看到连年刀兵,却没看到我大明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须知稳定乃一切的基石,没有稳定的环境,一切都只是徒劳,而我大明之所以能有今日之安稳,那都是将士们这些年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委实来之不易。
近百年以来,南倭北虏一直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而北虏问题尤其严重。鞑靼人几乎每年都南下犯我边境,他们烧杀抢掠,百姓苦其久矣,而前年俺答更是叩关南下,兵围京城,险断我大明国祚,数十万百姓被奸淫掳掠,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不仅是我大明之觞,也是我大明之耻,简直是奇耻大辱!如今我大明上至君王,下至黎民,无不同仇敌忾,恨不得踏平鞑靼报仇雪耻,民心思安也许不假,但对鞑子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