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友乐呵呵地道:“俞将军不必多礼,哎呀呀,老夫早就听说俞将军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英姿飒爽,好一员虎将!”
吴德友左手侧一名文官打扮的老者捋着须微笑接茬道:“世人都道靖国公是徐常胜,殊不知忠勇伯俞将军也是至今未尝一败的常胜将军啊。”
俞大猷连忙道:“国丈大人和这位上官大人谬赞了,在下安敢与靖国公相提并论呢。”
吴德友左手侧那名文官身穿绯红色的官袍,而且绣着一只锦鸡,妥妥的二品大员,所以俞大猷虽然不认识此人,却是口称上官。
只见这位二品大官又捋着须笑道:“俞将军不必妄自菲薄,汝日后的武功上就未必会在靖国公之下,此番若能平定吐鲁番,封侯指日可待也!”
俞大猷连道不敢,而他身后的赵大河却是微不察地皱了皱眉,隐隐察觉气氛有些不对劲。
吴德友瞥了依旧神色平静的俞大猷一眼,笑道:“只顾着说话,倒是忘记介绍了,这位乃史部尚书方献夫方大人,这位乃史部郎中张璁张大人,这位乃刑部主事桂萼桂大人,这位乃咸宁伯仇鸾仇大人。”
俞大猷微吃了一惊,连忙一一见礼,然后落座!
众人闲聊了一会便入席了,彼此觥筹交错喝了数巡后,刑部主事桂萼便笑吟吟地道:“俞将军,前番举荐你出兵安南的是张大人,这次举荐你为平西大将军的人也是张大人,是故俞将军真应该敬张大人一杯啊。”
张璁连忙正容道:“为国举贤是臣子应尽的职责,本官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罢了,桂大人休再提起,以免让人误会。”
“张大人风高亮节,实乃我辈楷模也!”吴德友呵呵笑道。
俞大猷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酒杯道:“本将敬张大人一杯。”
张璁欣然与俞大猷对饮了一杯,微笑道:“俞将军毕日便要启程西行了,预祝俞将军旗开得胜,马上封侯。”
“承张大人吉言。”俞大猷连忙道,在座诸位也纷纷举杯祝贺。
仇鸾眼底闪过一丝妒忌,这货曾随徐晋出兵东瀛平叛,虽没立什么功,但后来还是捞了个蓟州总兵的实职,结果呢,今年年初随徐晋出兵北伐鞑靼时全军覆没,丢了十几万石的粮草,害得徐晋的五万北伐主力大军差点全军尽墨,事后被削了爵位,前不久嘉靖才看在勋贵们纷纷求情的分上,恢复了仇鸾的爵位,不过从咸宁侯变成了咸宁伯,降了一级待遇。
“仇某也敬俞将军一杯,祝俞将军马到功成。”仇鸾举杯假惺惺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