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页

韩大捷压低声音道:“因为欧阳德已经死了!”

徐晋面色微变,沉声问:“几时死的?怎么死的?”

韩大捷面露敬佩之色道:“据属下安插在西厂的眼线所讲,毕春昨日从宫里回来就不停地拷问欧阳德,只是这个欧阳德骨头硬得很,即便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也不肯招供,最后还借机嘲弄了毕春一顿才自杀。”

韩大捷把眼线打听来的情况向徐晋说明了一遍,徐晋听完后亦不禁心生敬佩,这个欧阳德是条汉子,真义士也。

韩大捷却叹了口气道:“欧阳德虽然不怕死,但是他的妻儿怕是没有这种硬骨头啊。”

“毕春还抓了欧阳德的妻儿?”

“何止妻儿,连父母叔伯都全抓了,西厂做事比咱们锦衣卫还要狠绝得多!”韩大捷道。

徐晋剑眉挑了挑,欧阳德宁愿自杀也不把同伴供出来,这种人有情有义,的确值得敬佩,看来这事自己得管,无论如何也得保住他的家人,亦算替两位大舅子还人家一个人情了。

第1452章 嘉靖九年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在热闹喜庆的爆竹声中,大明送走了嘉靖八年的最后一天,迎来了嘉靖九年,也是嘉靖登基执政的第十个年头,如今的嘉靖或许变得有些刚愎,但就目前而言,嘉靖绝对当得上一代明君的称号,他执政这九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不仅扭转了大明王朝加速衰落的颓势,还让这个庞大而陈腐的帝国重新焕发活力,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影响力都直追盛唐。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九年,大明所取得的成就全靠徐晋,其实不然,因为若没有嘉靖的鼎力支持,徐晋就算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用武之地,试想一下,无论是清田庄、丈土地,还是爵位的降级世袭制度,抑或是开海通贸,哪一件事不是阻力巨大?

如果没有嘉靖的鼎力支持,徐晋别说把这些事情都办成,最后没被利益受损的反扑势力生吞活剥就烧高香了,所以大明能有今日之盛,离不开徐晋,更离不开嘉靖。

而且,作为一名皇帝,嘉靖虽然不学不及“劳模”朱元璋,但也相当勤政,除了去年回乡祭扫显陵的半年,几乎从不缺席早朝,奏章也都及时批复。

这不,今天是大年初一,嘉靖给蒋太后拜完年后,竟然又抽了午休的空隙批阅奏本了。

乾清宫养心殿的御书房内,只见御案上摞起了两大沓近半人高的奏本,不过绝大部份都是各地官员的贺年拜贴,所以嘉靖批阅得很快,基本是拿起来随手翻一翻便扔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