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说一下,如今的大明武装力量分为三个体系,分别是卫军、边兵和民兵。
民兵很好理解,他们是正规部队的补充力量,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处所治安的武装,内地称民壮、义勇或弓兵、机兵、快手,西北边地称土兵,西南少数民族地域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相当于后世的武装警察。
卫军就是卫所军,他们一般都驻防在全国各地,一边屯田一边担任防卫任务,其性质相当于后世的农垦兵团或者是预备役部队,而边军就是大明最精锐的野战部队了,他们也是大明的职业军队,全部都驻防在边境,负责防御北方蒙古骑兵的戍守军队,配置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9个军镇,史称“九边”。
当然了,或许有人会问那写“最精锐”的京营怎么不算进去呢?呵呵,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后期的京营早已沦为了一群废物和纨扈子弟的聚集地,就不提他了。
夏侯享作为江宁卫的指挥使,管辖着四个千户所,按照制度他应该有5600名兵员,但事实上自从明朝中叶以后卫所制度早已崩溃,他这个指挥使早已沦为一个只会搂钱的地主,当他看到徐弘基送来的信后,他的心思立刻就开始活络起来。
在夏侯享看来,这个杨峰自从上任后从来没有拜会过他这个指挥使也就罢了,竟然连礼物也没给他送一份,这分明是不把他这个顶头上司放在眼里啊。实在是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所以在接到信后的第三天他立刻就带着几十名家丁和一名叫做心腹百户苟养田朝着江东门千户所直奔而来。夏侯享已经决定了,若是这个杨峰识趣也就罢了,若是不识趣的话他势必要给他一个好看,毕竟在官场厮混了那么多年,整治起一个下属来手段不要太多。
看到站在面前朝自己施礼的耿秉义和一众千户所的军官,夏侯享轻哼了一声右手摆了摆,“罢了,都起来吧。”
“谢大人!”耿秉义等人齐声应了声,这才站了起来。
夏侯享扫了眼众人,看到都是一些见过的熟面孔,他的脸色不由得沉了下来,冷着脸道:“耿副千户,你们千户所的人都到齐了吗?那位新上任的杨千户怎么没来啊?”
看到夏侯享那不善的目光,耿秉义心里顿时一个咯噔,赶紧说道:“回指挥使大人的话,由于咱们千户所的粮食已经不多了,所以杨千户前几日已经出去筹粮去了,要过些日子才能回来。”
“筹粮?”夏侯享闻言就是一怔,下意识地问道:“他到哪里去筹粮了?兵部还是兵备衙门?本官刚从南京回来,没听说有人到衙门里去筹粮啊?”
“都不是。”耿秉义苦笑道:“杨千户是出海到南洋那边筹粮去了,据说那里的粮食很便宜。”
“去南洋?”
夏侯享一听立刻冷笑了起来:“看来咱们这位杨大人的本事还真大啊,竟然能跑到南洋、吕宋一带去筹粮,大明的卫所要是多几个想他这样的千户咱们的日子就不用过得那么苦巴巴的了。”
夏侯享刚说完,他身后的百户苟养田便接着说道:“大人,咱们大明军制,不得擅自离开卫所或是营地,初犯者当众责打二十军棍,再犯者打军棍五十甚至革职查办,这个杨千户是明知故犯啊。”
听了苟养田那阴阳怪气的话,耿秉义和身后的军官都暗自皱起了眉头,看来今天指挥使大人是来者不善啊,这两人一唱一和的这摆明了是要为难杨峰呢。虽然军制是这么说,但几百年下来,大明的军制早就败坏了,卫所军原本就是一个半军半民的建制,如今年景不好哪个军官和军士没有擅自离开过驻地,军官一般都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法不责众嘛,你当众提出来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故意为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