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武举考官就出在御拳馆和兵部,兵部这样的衙门他没门路,但是御拳馆内,他可是混的风生水起,对他武举成功颇有裨益。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没用的读书上,还不如多结交几个朋友,远的不说,三个月之后的武举中就兴许能用上。
“高俅?”
范冲作为监工,自然不能坐视不管,而且高俅的出现明显让良好的读书环境受到了破坏。高俅不解的看向了李逵,意思就是询问范冲的来历。
“范淳甫先生之子。”李逵解释道。
高俅收敛起玩世不恭的笑容,作揖道:“见过前辈。”
没办法,后进小学生高俅,在科举路上,是个人都是他前辈。即便年纪比范冲要大两岁,但是进学肯定要比他晚。
“高兄治那部经?”
“尚书吧!”
高俅语焉不详的样子,颇为心虚。
没想到范冲挺高兴,对高俅道:“小弟也是治《尚书》,还要多亲近,学问一道,苦学为先,印证亦有启发,对学问一道,大有好处。”
高俅只好应承,可没由来的心里虚地不得了。他不知道淳甫先生是谁,但在黄庭坚家里,能当得先生两个字的人物,必然不是普通角色。可谓家学渊源。
还真是如此。
华阳范家两代治史,而范祖禹更是帮着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这本鸿篇巨著,学问差一点,连帮倒忙的资格都没有。
晌午。
临近的食铺送来了炊饼,羊肉汤。
这是黄庭坚让人准备的,对于范冲来说,已经是很久没有享受到的美食了。炊饼其实就是包子,在东京最为出名的不是那家食铺的炊饼,而是太学的羊肉炊饼,仁宗皇帝尝过之后,都大为赞扬。可皇帝他老人家不知道的是,太学里很多食物都是要钱的,羊肉包子虽好吃,但价格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