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页

章惇的目光狐疑起来,扭头问儿子章授:“他有没有说明来意?”

“他来走门路选官。”章授真不想和李逵多纠缠,这家伙吧,自来熟,又是忙里忙外的,连带着还帮忙修了章家漏雨的厢房,眼里有活,就是这么轻快,普通的探花郎绝对做不出李逵这等事来。

就连被章惇熏陶地不近人情的章授都不得已留他吃饭不可,要不然心里实在过不去。再说了,对于厨艺,李逵绝对练出来了,跟着在苏轼门下这两年,除了读书,就研究怎么吃了。

章惇家的厨房,也成了李逵展露才华的场所。庖厨们对李逵展现出来的手段颇为折服。主要是,庖厨这个行当是讲绝活的吃饭,李逵一出手就露了手绝活,还不避讳众人。对地位地下的厨娘等人来说,绝对是如同再生父母般的恩师,普通学艺,想要看师傅做菜,三年奴仆,不然连看师傅掌勺的机会都没有。而李逵呢?啥也不要,有问必答。章家后厨的奴仆恨不得趴在地上磕两个头,以示感激。

章惇古怪道:“他不是得了官吗?难不成直秘阁还不能让他满意?”

“他不想做直密阁,却眼巴巴的想要当县令。这《安平策》就是他的进身之阶,他还跟孩儿说,祥符县就很不错。”章授也是没办法了,李逵这厮赶又赶不走,打又不怕疼。如同一帖老膏药似的,让他难受无比。

章惇觉得李逵这家伙是无理取闹,甩袖道:“他要是想磨,老夫就和他耗着,看谁先忍不住。难不成他还能吃我家大米不成?”

章授担忧的紧跟着父亲,低声道:“父亲,他真吃我家大米了,还把二哥从老家送来的大米都吃光了!”

章惇这才大惊失色,怒道:“你们怎么不拦着?”

第376章 谁还没点黑历史?

堂堂大宋宰相,还会在乎一些大米吗?

可章惇真的在乎,他倒霉就倒霉在了是个南方人。到也不是吃不惯北方的食物,而是对南方的食物会有一种特俗的情感在里头。

当然,汴梁什么买不到,不就是大米吗?

淮南路的大米不香?

两浙路的大米就不是大米了吗?

高丽,安南的大米就做不出米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