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笑笑,满不在乎道:“我可不知道,都是士卒们自作主张。”
跋涉一天之后,在第二天晌午过后,他们就能远远的眺望高高的肤施城墙。
城头上的士兵也发现了这支军队,李逵率领的军队,因为缴获了大量的战马,物资,人员都驮着走,速度很快。
而大宋的军队从来没有像这支军队拥有如此多的牲口和战马,城头的士卒紧张的拉响了城头上的大钟,铛铛铛的声音在肤施城内回荡。
吕惠卿听到钟声的那一刻,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手中的茶碗掉在席子上,华丽的建盏滴溜溜的在地上滚动着,嘴角唏嘘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老夫……”
吕惠卿纵然见过大风大浪,也不得不流露出丧气的绝望。
打仗——他不会啊!
怎么办?
第448章 大救星!
能力是一回事,会不会打仗是另外一回事。
文臣之中,能够领兵打仗的真不多,吕惠卿绝对不在其中。可要说文臣之中能言兵的大佬,数不胜数,苏轼都想搀和一脚,好在没人让他如愿。
可见大宋的文臣对于讨论军事作战有多么热衷了。
大宋文臣两大特长,治水和言兵。
前一个特长基本上都是真的,但后一个特长很有欺骗性,大部分的文臣虽然写文章治军如孙武再世,就算比不上孙武,也至少是个当代孙武。可实际上,真能领兵打仗的文臣,微乎其微。可大宋的政体限制了武将的发挥,战争时期,文臣为主将是国策,武将只能当副手。
但真要是在战场上,还是得武将出工出力,指望文臣运筹帷幄是不太现实的。
当然也有特例,比如说章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