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焘给李秉乾这位西夏新君默哀一阵,然后对李逵埋怨道:“这样一来,岂不是西夏西进就会受挫?”
“不能啊!学士,下官对黑汗,回鹘,于阗等国都是按照辽人的描述来画的,肯定错不了。”李逵笃定道,就一个中亚地图,要是如今的中亚小国名字实在让人意外和难以琢磨,他多少能画出个七八分像来。可谁让他也不知道偌大的一片区域,大概有一千万平方公里吧,李逵这么琢磨,他就是很不负责任的胡乱写了几个国家。
但是他也不是处处偷懒,反驳道:“学士,至少波斯和天竺应该没错的。其他的凑合一下,也不要紧。反正真要是西夏的军队打到了哪里,难道他们就不会问路吗?”
问路?
安焘彻底无语,恨不得指着李逵的大脑壳质问:“你以为这是进京赶考呢?还问路,党项人打过去,是抢劫的强盗,谁会真心实意的告诉他们真实的情况?”
李逵扭动着水桶腰,很不舒坦的在车厢里转了个身。没办法,他个子太高,身材魁梧,在相对普通的车厢之中,显得颇为狼狈。不过他也有问题要问安焘:“学士,下官这次要和你一起去京城了吧?”
“你去京城干什么?”
安焘抬起眼皮看向了李逵,眉宇间有点诧异道:“陛下没有征召的话,过了宥州你就该到地方了。”
“什么?过来宥州那不就是延安府吗?”
李逵难掩脸上的失望,情绪道:“可我给大宋立功了啊!”
“你这功劳也没办法说出去,老夫也为难。不过放心,功劳是你的,也跑不了。”安焘忍不住数落李逵:“你瞅瞅你,科举高中之后,进士及第会有重用。但是六年通判你总该要做满吧?即便朝廷恩典,三年是最少的期限了。不同于其他升迁,一份官职,大部分都会任期满之后,才会酌情升迁。你瞧瞧你自己,身为延安府通判,在延安府才做了几天的官?”
“即便你功劳再大,通判和知州这两个官职任何官员都躲不开。即便六年对你来说长了些,可三年总该要做吧?”
这话已经是肺腑之言了,这是做官的正途。升官太快,在大宋是有这样的人,但是在官场肯定混不好。
安焘看着李逵不安分的样子,有点好笑,不过和李逵合作了一把,看在大体……李逵还算靠谱的份上,他觉得给李逵一点保证很有必要。这个后辈,他要说欣赏,肯定欣赏不来,可要说真让李逵埋没在仕途之中,他又舍不得。
李逵的能力没问题,才能也没问题,关键是动不动就拉胯。
而且还官迷。
当然,后者对安焘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他玩味道:“小子,安分在延安府呆上三年。等三年后吏部大考老夫给你保举枢密承旨的职位如何?进了枢密院,就是自家地头,一年之后,升你都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