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理由,都对童贯的拉拢敬而远之。最多混个脸熟而已。
还有一些就是身份原因,比如说刘延年,童贯根本就没有信心拉拢,对方身份地位太高,也不是他一个监军能控制的对象。
高俅道:“公公,话不能这么说,人杰在军中的脾气您老不清楚,我是知道一些的。他不喜欢多嘴的人,更不喜欢指手画脚的人。不仅如此,任何和他意见相左的人,都会被他用下马威警告。而且高某保证,他对事不对人。”
“再说了,公公你不是去查验了战功和首级,都没有问题对吗?就人杰的性格,到时候你也会有一份功劳。”
“我也有?”
童贯狐疑道:“你说李逵不会恶意中伤咱家?”
“不但不会,而且还会给公公一份富贵。前提就是,你不能管他,得听话。”
“我……”
童贯觉得自己这顿鞭子挨地有点冤枉了,同时他也不相信,李逵有如此气量,会不计前嫌?
高俅见童贯似乎意动了,添油加醋道:“他可是和我一起在苏学士门下多年,我还能不了解他吗?他才华横溢,但也是非常骄傲的人,很多事别人反对他,他不屑去反驳,只能用手段。要知道当初兄弟我跟着郝随公公,从京城去鄜延路。”
“过崤山关的时候,人杰决定练兵。当时就在山里训练,京营的兄弟都是皇城下长大的主,当然不服气他一个文官插手军中之事。你猜这么着……”
童贯似乎被高俅的故事给吸引住了,了解李逵,就要从李逵做事的风格来学起。他好奇道:“他用军法了?”
“没有,当时他就说了一句话,只要比他强,可以不用听他的话。”
高俅挤眉弄眼地笑道,崤山练兵,是他可以一辈子吹嘘的事。当时一千多京营的步兵,可都是他的手下。
“他惩戒了刺头?”
童贯没听说过崤山练兵的事,但好奇心被勾起来了,自然忍不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