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页

“天下最黑的莫过于什么?”

“墨色黑又亮,应该是天下最黑的吧?”

米芾顺着高俅的话说下去,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个墨字,得罪了李逵。

不过,米芾不是外人,李逵最多生气生气,还真不会对米芾落井下石。

另一边,李逵询问着米赟:“老将军,朝廷派遣元章叔来到底是何用意?他不是在蔡河做拨运使好好的吗?怎么突然跟着你来前线了?”

朝堂上的事情,米赟也不清楚。当初米赟是鄜延路张舆的部下,后来擢升之后也没有离开鄜延路。不过平夏战谋划之初,因为米赟年纪大了,这才离开了鄜延路,去京城听调。他倒是清楚自己来北方的原因,宁化军从根子上都烂了,如今大战一触即发,需要个老将来安抚。

至于米芾?

米赟哪里知道章惇惭愧的以为自己恐怕派不出李逵能认可的武将,拿个米芾送来充数。

“这个末将实在不知。元章少小离家,其实末将和他不太熟。”米赟惭愧道。

这话李逵倒是能接,但是他不想说了,直接越过问公务:“老将军来是要重整宁化军?”

“确实如此,末将说什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一个军,说垮就垮掉了。”米赟对于执掌宁化军也有顾虑。毕竟这支军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拉上战场,可如今的宁化军,根本就不具备上战场的能力。这就加重了米赟的担忧:“末将还请督帅示下,该如何整顿。”

米赟心知肚明,如果李逵想要整顿宁化军的话,半个月,足矣。

一方面,李逵是文官,各种手段都可以用,而他不行,他是武将,要是高压太猛,必然会引起底层士卒和部将的反抗。

其次就是李逵的名气,勇冠三军这种话不是说说的,而是杀出来的凶神。米赟年老体衰,已经是六十岁的老头子了,他哪里能用这种办法?

李逵沉吟道:“宁化军之前利用边境之利,用大宋的货物和辽国部落进行贸易。量很大,每年都有百万贯以上,你去了,不要问过去,更不要查账。”

“末将明白!”水至清则无鱼,宁化军已经烂成这样子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