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页

要是李逵真不在对面的宋军之中,情况就很艰难了。

想到这里,耶律洪基还是无法确定,半夜他召集了南院大王和萧常哥,嘱咐道:“明日对宋军发起猛攻,逼迫李逵露面。”

“要是李逵还不出现呢?”萧常哥担忧道。

耶律洪基闭上双目,露出疲倦不已的神色,心累道:“那么韩君义说的就可能是真的。明日大战,如果李逵没有出现,夜晚退兵。”

“臣遵旨。”

翌日,仁多保忠发现辽军调动频繁,从天不亮,辽军大营就喧闹起来,到了日上三竿之后,仁多保忠发现辽军一改往日的试探,而是准备猛攻。

明明等上一个月就能有所转机的机会,为何突然要用伤亡去争取时间?

面对这个困惑,安惇想回真定府。他觉得在前线太没有安全感了,辽军动不动就秀胳膊,要是挡不住辽军的话,他也是朝着大宋的方向逃跑。

还不如早走。

“学士,此战不能让辽人得逞,我军主力必须过河。”

“浮桥已经架设好,你觉得去多少合适?”

安惇紧张的盯着对方,他最希望听到的是仁多保忠过河,然后让他在河南岸。可是仁多保忠却摇头道:“这时候还管什么其他,全军能那家伙的都改上去。”

“你是说五万人马都过河?连城池都不筑了?”

仁多保忠急切道:“学士,此一时彼一时,易县要是受不住,河岸大营就要丢,我们在对岸的两万人马,就有可可能全军覆没。一旦被辽人复夺了城池。你我都将被困死在这里。”

仁多保忠有一句话没有说,但是安惇已经觉察到了。

就是:仁多保忠的都是骑兵,想走还是有希望能走得脱的。但是安惇麾下的都是步兵,两条腿的步兵要是溃败,骑兵在后头追杀,十个人逃回一个算是不错了。

安惇生无所恋的翻着白眼,他被李逵欺负,蒙骗,威胁也就算了。可是连仁多保忠这等货色也来欺负他,这让他忍不了。